看到短评区中有网友探讨DoublesVies还是英译名NonFiction更贴切,这个话题还是蛮有意思,两种片名实际上都不是特别直观。我倾向于前者,正好借这个话题简单谈谈对影片片名的理解——双面生活究竟指的是什么?(刚刚看完,随手记录,仅供参考)有这样一种广泛的误读,认为双面生活是指一面是苟且的家庭生活,另一面是高谈阔论的文艺生活。这似乎把影片中涉及到的书籍形态、网络写作诸多议题压缩成了可有可无的背景,大段的谈话仅仅是营造一种文化艺术的氛围,与乱七八糟的私生活构成一种反讽。这种理解的问题在于忽视了高谈阔论中的交锋,而交锋中的两种立场似乎才更能体现阿萨亚斯想要表现的双面生活。影片的开场是作家与出版商关于网络写作的争论。从这段争论到作家坦诚出轨后第一次出现音乐之间,人物不断唠唠唠没有停过,若不注意观察每段对话的主题及人物关系则会显得十分杂乱冗长。结构还是很清晰的,先是各组人物交谈,形成立场上的对峙(一方诉诸专业知识/传统,另一方诉诸大众习惯;由于四个主角的领域各有不同,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中充当着拥有不同立场的角色),例如作家与出版商对话(作家坚持传统写作方式并认为网络写作是垃圾;出版商认为网络写作给了大众更多的发言权,而且大众写的东西也越来越好了)-出版商与朋友家人聚餐(出版商与一个朋友看好E-Book的发展前景;出版商的演员妻子则认为纸质书仍有前景)-出版商与下属约会(出版商对于全面电子化仍存顾虑;下属则认为电子化是必然趋势,并尝试用算法来说服出版商其工作可以被数据替代,出版商仍认为自己主观筛选是有价值的)-作家的政客助理妻子与作家及其朋友的讨论(政客助理认为政客不仅仅是经营一种人设,至少仍然存在最基本的政治理想,并对作家曾是时事评论员的朋友感到不满;作家则认为朋友没什么大问题,大众都是这么想的)等等。对话总是从事该领域的一方站在精英立场之上,否认大众传媒的思想成果,认为其缺少应有的秩序(在作家与妻子的谈话中,直接提示了这一点);而作为非该领域行家的旁观评论者则站在大众经验的立场上,认为传统的精英方案已经站不住脚,不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每个人都充当自己领域的精英与他人领域的评论者,在自己的领域中试图去捍卫传统、否认信息时代网络知识的可靠程度,在他人的领域中又援引信息时代较少知识壁垒等特征作为论证武器,试图消解传统上的知识-权力。而这两种角色在人物身上颇无自觉,每个人两种角色的切换是如此“自然”,甚至他们捍卫自己的武器反个方向又可以攻击他人,像是作家最开始跟书商反复强调作家的门槛以及网络文学的不济,却在与演员情人解释书中“塞维利亚”一事时,表示自己是从网络素材中借鉴的;出版商对于信息时代给予出版社抛弃印刷厂、书店等的可能性表示欢迎,但在下属表示甚至可以用算法取代他这个“中间商”的时候,又坚称自己主观选择仍存在价值;等等。这就构成了一层意义上的双面生活。然后是,作家一度没得出版,自传式写作遭到困境(提及人物的伦理困境;电台《白丝带》);出版商可能失业,电子书的思路效果不佳,甚至不如之前他妻子看好的纸质书发展趋势;政客秘书面对政客犯错等。人物不同程度的受挫给予了他们各自抛下既有立场的机遇,而最终达到平衡则是依靠渡过另一层意义上的双面生活的危机而实现的。这层双面生活就比较明显了,就是关于亲密关系-家庭生活。作家、演员、出版商分别扮演着自己家庭的捍卫者(婚是绝对不会离的)与他人家庭的破坏者(轨是一定要出的)。而这层意义上的双面生活与第一层形成了微妙的联系,总之影片的处理是家庭生活的危机的顺利过渡也成就了文化生活危机的顺利过渡。而这层危机的导火索就是作家的非虚构写作,他将自己的出轨情况以自传式小说的形式一一抖落出来(虽然自以为高明的加了密),情人害怕自己的丈夫解开密码,精神压力太大决定与作家分手,终结了这层意义上的双面生活。(当然出版商的下属那条线似乎不大好梳理进这个框架。)在此处我们似乎也可以理解英文译名NonFiction出于何种考量。它既是包含对艺术作品本身的探讨(略带有影片自我指涉的意味),也是作为双面生活崩塌的导火索。影片的最后相当简单。女演员不再强调自己扮演的是危机处理专家;作家承认自己只会写自传式小说...人物各自放下自己所谓的专业权威,平静的接受了知识/权力不只掌握在“专家”手中,达成了两种角色之间的平衡。影片大体呈现的是当代法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与生活境况,精准、轻巧、流畅,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部阿萨亚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