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合拍的电视剧到现在也决不下百部了,但是像苏州二公差这样小而精的却没有多少。两岸拍摄的电视剧,宏大来说绝对是内地占优,精致小品要数港岛,台湾则可供一些动漫式的幽默搞怪。而要将三地之精妙融为一体,当然还得数合拍。一般来说香港的古装片看起来都不太真实,原因之一在于他们的拍摄场地多是那种搭建的影视园区,地方狭小,装饰味也太浓,尤其是外景,完全就是人工舞台,经不起推敲。苏州二公差选在内地拍摄,内地的山水寺庙,土屋瓦房,甚至宫殿广场都更开阔更具古韵,视觉效果上当然容易接受得多。除了视觉上的契合,听觉上的舒适也很重要,现在有一些合拍片或港星参演的电视剧,不知道摄制组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在配音上真是十分马虎,要么就是让港星夹一口生涩港普,要么就是单单给港星的角色使用配音演员,别的演员使用原声,听起来别扭异常(比如包三姑外传)。苏州二公差里的主要演员绝大部分是港台派,可能也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听到的古语版几乎全是后期配音而成,而选取的配音演员的特质也与戏中人物十分相符,所以不会给人一种排斥的感觉。我没有看过该片的职员表,不过我猜苏州二公差的导演应该来自港台,后期剪辑也是,服装也是,编剧也是,音效也是,摄影也是.....应该都是港台派,不是我偏见什么的,而是90年代的内地古装片好像真的还不具备苏州二公差这样成熟的幽默感。比如片头剪辑里融入的动漫元素,还有人物的性格设定,还有片子整体的快节奏(内地剧的一大悲剧就是节奏很慢很慢,让人不得不拍桌快进的慢).......最明显的要数三人去县衙选拔当公差的那场考试以及后来的公差合格培训.......实在是赤裸裸的港式幽默。小时候看苏州二公差的记忆是很喜欢也很害怕,喜欢的是里面的轻松有趣,三个人吵架以及couple间的孽缘互动都充满喜感,怕的是那几个为数不多的案情里大坏蛋犯案带来的血腥,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深深寒意==“回顾”有时是一种难堪的经历,因为你旧时的记忆往往经不起现在审美的推敲,不过好在苏州二公差不是那种只能看一遍的东西,无论是演员的演技还是剧情到现在都还值得细细品尝。苏州二公差最难得的一点恐怕要数即使演员很多但每一个演员都演得很好...即使是小配角也演出了自己的特色韵味......苏二的主要演员有8个,太子嫌疑人三枚+各自官couple+大叔大婶....8个人4条感情线......却都能畅达叙述并且个性分明。柳生+.段玉文弱仁爱书生+聪敏要强娘娘腔=冤家版“梁山伯祝英台进财+庞元淑不学无术顽童+野蛮大小姐=不打不相爱的冤家孽缘庞元旦+夫人纯朴善良县太爷+刁蛮无理恶老婆=互补冤家爹+凤姐进财和元淑的老年版这几个角色身上都有着喜剧的俏皮因子,比如元旦女扮男装,进财和爹的顽皮搭档,那些一抛媚眼一扭屁股的细节设置都演得恰到好处....有时想想要是换作别人,可能就差了几分。还有那些更小一点的配角,庞太师的老谋深算,神算子的脓包天谴,尼姑变态辣手摧花,皇帝出宫头脑痴傻,小二杀人藏尸提心吊胆等等,每一个都是一等一的好绿叶,演技一点不差。昨天在看苏二时顺便看了一下网上风评甚佳的国产破案大戏《情有千千劫》......对比下来越发觉得《苏二》不错,无论主角配角都不是一个档次。第一次看苏二是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后来在广西文体的名剧点播中又看到过,尽管每年寒假暑假电视台都会重放西游记红楼梦还珠格格家有儿女什么的,但是同样不错的《苏二》却再也没有见到过了,也许是年代太久远,当初的影响力太小的弱故吧,其实如果晚几年再播相信《苏二》的知名度应该不会比《少年包青天》的低。百度娘说,苏二其实应该有40集,因为资金的缘故只拍了20,剩下的料想有机会再续拍,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庞元旦也早已出家,无人再提的苏二结局恐怕再也无人问津。想到这里不免生出一点酸楚,不过记忆毕竟是记忆,经典毕竟是经典,倘若真有人要续拍还不知道会拍出什么样的狗血作品来,看看现在的合拍剧吧,水准真的不能让人放心。在那古早的1998年,竟然能拍出佳作如苏州二公差,实在让人欣喜。不知道为什么,以前的电视剧总是比现在的有更多好的回忆。有点想念那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