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看视频,重新浏览到了两部反映音乐家的传记电影,主角都是肖邦。Impromptu(《春光奏鸣曲》)曾在90年代中看过译制片,那时央视影频直译成《即兴之作》;《一曲难忘》也曾播出过,那时只粗略晃了个介绍,没看;借机将这两部电影一并重温~《一曲难忘》看下,着实被雷得不轻。因为这种以昂扬的革命主义基调和高大全的典型失真人物形象,实在是更像天朝主旋律电影构思的翻版,简直不由得让偶怀疑导演以及编剧全面学习且领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体思想。电影的整个脉络老套且失真到荒诞,无限制拔高意识形态上的某些精神,口号性的理想主义宣言的台词,在看到开头童年肖邦的那个革命觉悟的时候我的居于膈下腹腔上部的主管消化功能的器官已经有着些微的不适和别扭。。。至于男主角Chopin童鞋,更像是某东欧曾社会主义阵营国家——sorry,偶没有贬低的意思,我是说他在演其他人的时候会更加好一些——的某位革命主角……啊,比如,可参考下蒙卡其画作《死牢》中的某些人物形象。恕我那从骨子里对此类形式的极度反感,我觉得那时期那地域的所谓“艺术作品”实在是其实难副,为某爱代表全体的统领层服务——或者叫利用——的价值远远高于那“艺术”含量。电影中的肖邦童鞋,如果说这位去演类似于普加乔夫手下的一个有点小文艺的哥萨克,会更加合适一些……而肖邦身上那半法国血统和半贵族血统所应该具备的优雅在部这革命文艺片中被华丽丽地毁掉了。。。至于乔治•桑这角色实属一个风情老怨妇,着实毁了桑本应有的所有天赋气质和特征……还有一处不能容忍的是,整体服装造型和环境取景,更像是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毫无一些19世纪法国沙龙的贵族气息——毫无,那强堆出来的璀璨盛宴和勉勉强强的沙龙气氛,只能让人觉得刻板生厌,且滑稽。《春光奏鸣曲》与其说是作曲家的传记电影,严格意义上来讲更像是为肖邦和乔治•桑——这俩19世纪文艺沙龙中故事演绎最多的一对情侣所作的一个搞笑的带点儿噱头的虚构故事罢了。但对比看下来,觉得后者更能贴近那种感觉——虽然情节虚构,但对于那俩角儿的特征掰得还算合理~音乐配得挺高明的,体现在所有细节发展中~偶个人非常喜欢他们初次擦肩而过用的前奏曲,那感觉真的是恰如其分;至于其他种种谐谑段子和配乐就不多赘言了~另男女主人公也更贴近想像中的形象~饰演肖邦的HughGrant那时正值好年龄(那是91年的他,表搜近照,不然捶地),偶承认90年代电影中看到风度翩翩、纤弱俊美的肖邦时就被迷得云里雾里~至于乔治•桑——我只能说,较前面那位老怨妇,JudyDavis确实将桑的双面特征发掘得很完备。但最为关键的是,至少对我而言,这两人之间的种种是次要的;我所关注的,更多是那么一个无可比拟的时代——那么一个充斥着多样情绪的、文艺思潮发散的、生机盎然、理想而最不现实的浪漫主义的时代。编剧仅仅是发展到了那俩人关系确定的开始,去马略卡岛前就结束了。这倒是很完满的结束,故事恰到好处的收尾,总是以看似欢喜的结局定论,却很少有人能想到发展下去的宿命的悲哀。现实本身就是缺憾的,也许在最后的悲哀来临之前,无视是一种幸运。是电影就有虚构,相比较而言《春光奏鸣曲》的虚构相对来说不似前者那么令人不能忍受。也许Impromptu的设局更加接近于应该要表达的东西~或者说,本性。而无肆意拔高“革命主义”的那种空泛,以及惯用的对某特定人物的带有标签性质的定语。比如,我很反感用“爱国”这类标签字眼去标榜艺术家的特征——对不起,艺术家们的政治觉悟恐怕会让所有人失望,尤其是那些寄予厚望并渴望借此为之服务的人大大的失望。不是完全排除这种意识,只是这意识最终是会转化为创作的情绪,而非是成为驾驭艺术的主体思想。到底是谁为谁服务的问题。他只是为了抒发内心的情感,更具有独白性。艺术家表达艺术情感,无非就是他想要表达,他觉得应该表达,他抽风,他激动,他有所欲望,他写出来,画出来,凝结为情绪发泄的一个成品,就完了。至于后人觉得好也好,不好也好,与他本质上无关。他爱的是他内心的境界。所以,所谓爱国这么个提法,还不如说他是依恋心灵的故土。这个国度只属于他。至于那些口号类的形态想凑来借艺术之名抬高下自身身价——对不起,您打哪儿来,回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