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看到这部电影的介绍时,我以为是国内又省事的翻译老米的新动画电影了,总动员啊总动员,自从当年的玩具总动员之后,但凡引进欧美动画电影,80%都会直接套个总动员的帽子上去,真不知道是不是2012到了,怎么啥玩意都要动员起来了。后来才发现,原来这部所谓的熊猫总动员居然是部天朝自产片,而且还是部耗资3.5亿的“究极动画巨片”。妈妈呀~~~快来救命啊~~~3.5亿??!如今就是国内的真人大片,又有几个曾经到过这个投资额度。说真的,仔细想想这钱都投哪去了?电影级CG特效制作?没见着啊,这不是部2D动画嘛。明星大腕片酬?您难道指的是毛虫何炅还有赵蜀黍?他们几个值这钱?要真这样的话,就连发哥靠让子弹飞狂抢4000W和他们几个比起来肯定也要捶胸顿足了。莫非是导演牛X所以分钱多?看看这片子的导演是谁吧。格里格·瓦林,阿咧~~~这位哥哥是谁啊?我怎么没听说过?一看片方资料“曾经制作过《狮子王》、《谁陷害了兔子罗杰》、《钢铁巨人》等片”,好嘛,似乎来头超大滴~~可是不对啊,《狮子王》的导演不是罗杰·阿勒斯和罗伯·明科夫吗?《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的导演不是罗伯特·泽米吉斯吗?而《钢铁巨人》的导演则是布拉德·伯德,何时成了这位什么格里格·瓦林了?请仔细看-----“曾经制作过”,我们不得不感叹制片方对于天朝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深刻的理解与运用。”曾今制作过“,不等于他在制作这些影片时是导演,而是指的是,这位兄台在这几部片子的制作组里打过杂。哦~~~~原来是位不满于自个在欧美影视界打杂,而跑到天朝来赚外快外带混个导演头衔的。自然他不值这3.5亿,他连35万都不值。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片子另一大卖点,所谓“3D大片”。等等,这也不对啊,这部动画的预告片花已经出来了,明明是部最最典型的2D作画的动画呀?怎么成了“3D大片”?哦~~原来这里的“3D”并不是指的皮克斯,梦工厂,迪士尼那样的3D建模CG动画,而是指的其实几十年前就出现了,但是给去年阿凡达重新捧红了的3D立体电影。这又得扯到另一个问题上去了。自从去年阿凡达红了之后,"3D"这个词在国内媒体的出现的概率一下子高的出奇,一瞬间什么东西都“3D”了,什么3D电影,3D电视,裸眼3D,3D杂志,还有任天堂的3DS。可是国人似乎完全没有搞懂“3D”这个词汇到底代表了什么,他们完全把这里的3D,和电脑CG制作时的3D建模,还有游戏的3D引擎完全搞混在一起了。事实上自去年起的这股3D潮流是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的红蓝互补立体电影时代的,相信很多80后儿时就看过一部国内的立体电影《快乐的动物园》,姜昆做的旁白,那真是很有历史的技术了。而去年阿凡达开始捧红的3D其实就是这种几十年前的红蓝互补立体电影的升级版本而已,不过是立体原理变成了偏振镜技术而已,但其实仍旧属于立体电影的范畴,所得到的视觉效果除了立体感更强以外和旧时代也没有本质区别。而突然不叫立体电影而改叫“3D电影”纯粹就只是赶时髦,3D叫起来比较炫而已了。但是90年代后欧美大量出现的3D动画电影是什么呢?这里的“3D”其实指的就是3D建模CG了,即整部动画不是像以往的赛璐璐动画时代一样是由画在赛璐璐薄片上的2D图案串联起来形成动画,而是由3D制作软件在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内制作的虚拟人物和景物,通过操纵他们的运动来形成动画,而3D游戏也是同样道理,只不过是3D游戏创造的三维空间可以和玩家进行互动而已。也就是说,3D动画和3D电影中的“3D”完全是两个概念,截然不同。而这部《熊猫总动员》虽然是一部动画片,但是其“3D大片”口号中的“3D”其实是“3D电影”中的定义,而不是“3D动画”中的定义。好吧,说了这么多,原来制作方是要把这部“熊猫总动员”制作成立体效果的电影。开什么玩笑!!!这真是一个奇迹啊!诸位,这么多年来请问有哪位见过在一部毫无立体感可言的2D作画动画上加立体电影效果的?3D立体电影,这么多年来我们多看到的无非是在真人电影中加3D立体效果,或者在3D建模的CG动画电影中加入立体效果。而这部《熊猫总动员》真是一部奇迹之作啊。制作方居然勇敢到开历史之先河,将一部2D作画的电影制成了3D立体电影。神,太神了,到底是谁出的创意,真NND赶时髦。想想最后在影院里会得到的效果吧,想想就恐怖。这部电影还没有上映,但是看片花和预告就可以看出其他零零总总的问题还有一大堆,举个例子一部动画中还出了个熊猫老师出了个熊猫菩萨来教育孩子主旋律知识。拜托,这是低龄向动画诶,饶了孩子吧。总之我是没有力气去列举了。记得好多年前,看到宝莲灯之类的国产动画电影出现之时,我曾今觉得,没准国产动画能在大荧幕上渐渐恢复当年大闹天宫时的辉煌。但是多年过去之后,我绝望了。真的是一种绝望,国产动画电影正在一条畸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既不像原创,又不像抄袭,整个四不像。没希望了,没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