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Stuart,LordDarnley(1545.12.7-1567.2.10),达恩利亲王,亨利•斯图亚特,他是苏格兰的詹姆斯二世和英格兰的亨利七世的后裔,具备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室的血统;是苏格兰女王玛丽的第二任丈夫,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国王詹姆斯•斯图亚特的父亲。达恩利是自1603年以来英格兰所有君主的直接祖先。他被母亲送到玛丽身边时,年仅15岁。他母亲希望他在伊丽莎白去世后,成为英格兰的国王。达恩利受过良好的教育,并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和继承权。他精通拉丁语,熟悉盖尔语、英语和法语。他很高大英俊,有一双绿色的大眼睛,声音很动听,擅长唱歌、弹琴和跳舞。爱好骑马狩猎以及游泳。他在求婚者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是他通过了麻疹测试,且被形容为“最美丽、最匀称的人。”相信玛丽一时迷恋这位小表弟是有其魅力所在的。毕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灵魂。”五年后,玛丽嫁给了达恩利,同年,也就是1565年,在他要求下成为苏格兰的国王。婚后的达恩利,被形容为傲慢自大、桀骜不驯、贪求权力,他和摄政王以及其他权贵贵族之间的关系不好,加上没有实权,在国家事务中,起不到任何作用。1566年3月9日,达恩利和他的同盟者将玛丽的私人秘书DavidRizzio刺杀,根据英国外交官ThomasRandolph和贝德福德伯爵的说法,Rizzio的谋杀(谣传是玛丽未出生的孩子的父亲)是迫使玛丽放弃皇冠婚姻的一部分。达恩利还与他的盟友达成了一项协议,要求他在苏格兰议会中获得王位继承权,以换取恢复他们的土地和头衔。3月20日,达恩利发表了一份声明,改变立场,否认共谋和参与谋杀Rizzio的行为。玛丽不再信任她的丈夫。1566年后期和1567年初,达恩利和玛丽似乎接近和解,达恩利疏远了许多本来支持他的人。在詹姆斯出生8个月后,达恩利被谋杀了。1567年2月9日,他的尸体和他的贴身男仆在爱丁堡的柯克•奥菲尔德的果园里被发现。史料考证玛丽是支持谋杀达恩利,虽然表象上看她并没有参与,但很明显是她和第三任丈夫博思韦尔伯爵四世詹姆斯•赫博恩JamesHepburn合谋(达恩利被谋杀十二周后结婚)。在她丈夫去世时,玛丽与阴谋者勾结,或者她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阻止他的死亡,这是导致她失去苏格兰王位的关键因素。1971年出品电影《英宫恨》Mary,QueenofScots,差不多也是这样拍的。但是,在玛丽的人设上相对温和、正面,达恩利则成了典型的反面人物。例如达恩利的病,历史上是有争议的,梅毒与中毒相差甚远。影片中这样形容达恩利:“他是高贵、温柔、勇敢以及文雅的最好诠释。”历史定位玛丽第二任丈夫标签为“漂亮”,在笔者看来达恩利就是“大男孩”。他年仅22岁就被杀死,政治谋权路上一路负分,或者说他真没有头脑和心计,或者说他真的对玛丽有点感情。明明做了反叛的事情,之后依旧听从玛丽,疏远了支持他的人,甚至与玛丽一起去爱丁堡旅行,入住了“为他准备”好的柯克•奥菲尔德(Kirko'Field)公寓。在柯克•奥菲尔德被火药炸毁了前,在玛丽离开前,玛丽唱起了歌谣,仿佛是美人鱼对水手最后的挽歌。达恩利却依旧像孩子般拉着玛丽的手说:“你跟我保证过要留下的。”多么孩子气的话!紧接着他问玛丽:“为什么要留着David的吉他,为什么要弹它?是为了再次激怒我吗?”再回顾之前,谋杀David后,达恩利独自在窗前对David的吉他哭泣、道歉。对比两者,反而显得他格外“单纯”幼稚,十足是缺爱善妒的孩子。这便可以理解达恩利真的以为玛丽与David有染,以及对于自己有名无实国王身份的厌倦。既然选择了,却未见他走到底。一不开心,就发脾气,碰到难题和决断时,就逃避、被动,等待被选择。在这场政治婚姻里,达恩利始终是被选择方。毕竟玛丽与他结婚,对伊丽莎白来说是威胁。苏格兰领主们的威逼诱惑他参与了叛乱袭击,面对被软禁的玛丽,三言两语又倒戈相向。前半句还在指责玛丽与秘书通奸,后半句来一句:“你明明说你爱我,现在你却说我令你恶心。”他的言行举止总是令人出乎预料,简直是智商未发育完整的“小人”一枚。就是这样一位亨利•斯图亚特,“金发妖童”达恩利,在提摩西•道尔顿(TimothyDalton)演来令人瞠目结舌。除了自负、傲慢,酗酒使达恩利性格暴躁外,情绪正常时,他说话总是带着软绵绵的气声,仿佛需要呵护的幼童。“能换来如此甜蜜的抚慰,这一摔是何等令人欣悦啊!”这种言辞和语气,从Tim的口中道来,委实令人错愕。再看他被玛丽安抚的样子,完全是个孩子。难怪有观众评价:“演技优秀,随意驾御难度角色,淋漓尽致表现戏剧的魔力。”前半秒还是纯真小男孩,后半秒秒变嚣张王。被领主们抓去后,以为要被杀,一脸谄媚相,意识到没有危险,甚至有“好处拿”,表情从震惊、确定、意识到乐开花。水汪汪的碧眼中闪动出惶恐和喜悦、自负和无辜,令人恨不起来,也爱不起来。他就像拿着棉花糖的男孩,玩着冒险的游戏,眼睛里闪出憧憬和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