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电影节一长串星光熠熠的大片名单中,我还是一眼就发现了《爱恨一线牵》。只因为一个名字特别闪亮,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是的,这部电影改编自门罗的一篇短篇小说,《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看完电影浏览了一下评价,大部分观众觉得这部电影太淡太闷,表示看不下去。事实上,对于门罗粉而言,这部电影中,冷静而克制的叙述、平淡的日常生活、错乱的回忆,门罗的气息扑面而来。导演与编剧还是下了功夫的,至少抓住了门罗的基本风格。“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本来是一个小游戏,小姑娘喜欢上哪个男生,就扒着指头算他的名字有几个字母,然后按顺序数下去,猜测两人关系的可能性,数到“友谊”,小姑娘懊恼不已,因为明明期待的是爱情。就像我们拿上一枝玫瑰花,扯下花瓣,一瓣“爱”,一瓣“不爱”,仿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来转去,由爱到恨,再由恨到爱,没什么边界,人们还要依靠奇偶数为之加上命运的注脚。影片开头,昏暗的房间,床上躺着奄奄一息的老人。乔安娜走进房间,拉开窗帘,大亮。当她准备给老人喂早餐的时候,她发现老人去世了。她推了推老人的身体,又俯下身去听了下她的心跳,啊,的确是死了。她呆坐了一会儿,然后拔去老人身上的医疗器械,有条不稳地熨起她生前想要穿得蓝色裙子,给她换上,最后才给殡仪馆打电话。音乐响起,故事开始了。在这个开头中,乔安娜面对死亡异常冷静,甚至面无表情。事实上,整部电影中,人物的情绪非常克制。乔安娜就是门罗笔下的小镇女人的样子,相貌普通,对待生活态度坚韧,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言行。她绝不是矫情的、唧唧歪歪的文艺青年,而是务实的、归属于家庭的。故事大致与原作相近。乔安娜来到一个新的家庭做管家,女孩与朋友一起恶作剧,以父亲——肯的名义给她写情书。乔安娜信以为真,为爱走天涯,两人相处一段时间后,竟真的在一起了。因为乔安娜的到来,所有人之间的恨、友谊、追求、爱情与婚姻,换了换位置。门罗在《女孩和女人的生活》中写道,“人们的生活··……是乏味的、简单的、令人惊奇的,也是高深莫测的,铺着油毡布的厨房就仿佛深不可测的洞穴”。影片中的小镇生活如同潺潺流水,平静而缓慢。而这种平淡背后总是充满了转折,以及随时可能爆发的情绪。有一幕,乔安娜读完情书,与镜子练习接吻,到忘情处却戛然而止,然后淡定地用抹布把镜子擦干净。这种情绪不仅仅包括乔安娜那虚构出来的爱意,还包括因为往事遗留下来的恨意、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难以排解的孤独,与对爱、激情的渴望。这些情绪通过细节表现出来,比如肯与祖父之间的欲语还休的口角,肯只不过去买东西女儿却露出焦虑的表情。而过往的伤痛也通过多个人的口还原出来,肯坐过牢,吸毒成瘾,并且因此害死了自己的妻子。老祖父、女孩与肯之间的关系始终因为淡淡的恨意而有些疏离。乔安娜与肯的爱情有点像“渣男”与乖乖女的组合。乔安娜来到肯的住处,终于发现信不是肯写的,并且发现了肯的真实面目——他竟然偷乔安娜的钱去吸毒。但是她还留了下来,包容他,照顾他,将他乱起八糟的生活捋顺。想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乔安娜太孤独了,肯客套的一句“我的朋友”,就足够了。而乔安娜有一种让生活健康有序的能力,所以肯毫不犹豫地甩掉了跟他一起吸毒的情人,想要从生活的泥沼中跳出来。这部电影原名是hateship,loveship,直译过来是恨与爱,只取了小说名中的两个词,从这也能看出编剧想要表达什么。电影的后半部分是暖色调的,在一场棒球赛的解说词中,所有人达成了和解。肯毕竟还是有点上进心的;祖父找到了伴侣,也原谅了肯;女孩跟父亲达成了和解,并接受了乔安娜。仿佛爱与恨的转换真的就是女孩的游戏,换个数法,一线之间。文学的表达靠文字,电影的表达依靠影像,这两个表达方式完全不一样。诚然,门罗的文字并不适合拍电影,尤其是她笔下琐碎而逼真的心理描写。所以编剧做了一些改动,想要增加一些转折与冲突。比如,原著中的肯,只是一个当过飞行员的普通的中年男人,电影却将肯夸张为恶劣的“渣男“,好让他迷途知返,给故事增加点转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细节,在原来的小说中,乔安娜并不不知道那些信是别人代写的,这份爱情到最后仍是乔安娜的幻想,轻易就灰飞烟灭。而在电影中,两人知道了真相,甚至坐在沙发上分享那些编造出来的情书,浓情蜜意。换句话说,这部电影还是想给日常生活加上些许美好的东西;而门罗的笔下的生活总是隐藏着某种悲剧性,就像“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的游戏,你永远不知爱情与婚姻什么时候又转换成了恨意。最后一幕,窗明几净,乔安娜打扫着房间,阳光洒落下来。生活在此刻是美好。生活在这个荒芜的世界里,自然知晓门罗的悲剧性更加深刻,更加真实。然而,看电影的时候,我却提心吊胆,我生怕门罗笔下那种突如其来的转折又跳出来,好不容易达成的和解又分崩离析。毕竟心里期待的是,生活还是美好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