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战争片真的可以这么拍。一般来说,不脑残的导演拍战争片都是这么个模式:大场面,大牌明星,强烈的视觉冲击的爆炸效果,直面的鲜血,复杂的人物感情,而发展的趋势大有公正展开,客观描述,没有绝对邪恶的侵略者也没有绝对善良的胜利者,最后,“给人留下深刻思考”。既然是1999年上映的电影,那就不得不被拿来和同时期许多优秀战争电影来比较了,但是,看完电影后,我发现这部电影着实是个异类,它并不屑于描写枪林弹雨中的感情,而是用长达100分钟的时候全部讲述战斗前的准备阶段。以一战为题材的电影一直以来被人们津津乐道并不断出新,旧的有《西线无战事》,新的有《空战英豪》,从前线到后方,从同盟国到协约国,从陆地到海空都被涉及到了,《战壕》显然无意与这些题材抗衡,从电影中可以看到,电影的预算小得可怜,仅仅10几发打出的子弹是全部的噱头,而作为敌人的德国人甚至只出现了一个俘虏,连个大全景远景都没出现,作为主角的英国军队也最多出现了50个人,可谓是同类战争电影演员最少的一部。我把这部片子定义为闷片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如果是一部生活剧情片,烦闷的叙事和枯燥的镜头语言也许会营造一种人为的意境,但作为战争片来说,看者一定是报着看热闹的心理去的,如此一来,这片子不闷也闷了。我看的还是一个字幕翻译完全业余的版本,而里面可怕的英式英语发音地道地恐怖,我只能凭着自己一点英语基础勉强听下来,很多俚语实在是没有办法搞懂,更加增添其闷的程度。那么,只好认为,因为这是一部英国电影。英国人的浪漫和懒散是充满美感的,所以英国的意识流艺术相当有成就,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英式独立电影都被打上了“闷片”的烙印,甚至连本片主演,最新一期007的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的出彩表演也被完全淹没了,《战壕》靠的是全部在战壕中展开的故事,在一个昏暗压抑和不自由的空间里展开,讲述最真实也确实是最枯燥的战争情节--等待,一级级的军衔压迫,士兵的性幻想,对于敌人的无知,以及对于未来的憧憬,都真实地显示出来,很多对话显得很无聊,没话找话说,但都基于真实的环境下发生,有人情绪崩溃,有人墨守陈规,有人珍惜友情,有人只顾自身,都因为长时间的在战壕里晒不到太阳吃不到饱饭,每天就只能被长官训斥,抽烟,挖战壕,聊天,然后等待死亡。上中学的时候,我想过如果自己要拍战争片,一定要把人物描写地很生动形象让观众爱上他们,然后一开始战斗,统统一下子牺牲,牺牲这个情节不做任何渲染,只是为了表现战争中,人的生命的脆弱和无价值,然后才是“发人深省”,然后才是“呼唤和平”,如此看来,导演WilliamBoyd(II)只是用英国人的方式用一部闷片来实现了我这个梦想。在影片最后两分钟里,战士们终于冲出战壕,然后接连倒下,主角们一个个死去,在这一分多钟里,然后结束了。由于全部情节发生的空间很狭小,所以布景方面几乎全部用了室内布景,应该除了最后那个场景外根本没有去室外拍摄,由于很多时候用于描写整个班的士兵的生活,因此特地采用了几个能容纳多人的坑道来安下所有人物,笨重的装备和暗淡的军绿色瞬间给人一种压抑感,在动态方面,人物跑动时用了很多脚步跟拍。有一个场景是主角之一看到自己的战友被炸碎在坑道里的尸体时极度恐惧,导演用了第一人称视角,快速移动镜头不停晃动,让尸体的血和碎块高速运动,时而突然停下近景拍着肠子或者头颅,这种真实感和无畏的精神是所有怕吓到观众又想讨好观众的战争电影导演不敢做的。可以说《战壕》是典型的英式叙事作品,也许它针对的观众群实在太小,要我总结的话,我认为是:1.熟读战争历史;2.精通兵器知识;3.喜欢英式发音;4.耐心无比坚强;5.真实地多次地被战争的无情打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