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废言论:http://shawnj.blogone.net“你们是朋友?五年后他会升入大学,而你只能去做厕所清洁工。十年后他进入老爸的公司工作,你还是个厕所清洁工。十五年后他步步高升,你依然是厕所清洁工。到那时他根本不会记得你是谁。”———————————————————————————————《马丘卡》电影台词1973年,智利陆军司令奥古斯托·皮诺切特在美国政府的暗中扶持下,带领海陆空三军及警察部队发动政变,合力推翻了阿连德总统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政府。3000名左翼人士在政变中被杀,上百万阿连德支持者沦为政治犯或被迫流亡。阿连德总统也在战斗中牺牲,他的死标志着共产主义政权在智利的灭亡,并随后拉开了长达17年的军人独裁统治的黑暗序幕。影片《马丘卡》便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政治背景下展开。“草莓脸儿”冈萨罗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常年外出,母亲则与一位阿根廷商人保持暧昧关系,姐姐也颇有几分“垮掉一代”的作风。他就读于一所昂贵的私人学校,那里的孩子充满骄横之气,这让沉默羞涩的冈萨罗在里面显得格格不入。思想开放的神父兼校长大胆招收了几名免费学生,他们皆来自贫穷棚户区,在智利这个92%属于西班牙和印第安土著混血的国家,那些2%纯种的欧洲血统便形同贵族,所以这帮自觉高贵优渥的孩子自然看不起这几个外来户。平静的学校不再平静,有钱阶级与无钱阶级的矛盾逐渐升级。在不断的冲突中,穷人孩子马丘卡却与身处对立面的冈萨罗建立起了纯洁的友谊。出于阶级背景不同,两人相互为对方所吸引,世俗观念在它们之间变得一文不值。冈萨罗逐渐开朗起来,马丘卡也尝试着不再偏颇。但是他们毕竟处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学校的冲突恰是整个国家的缩影,两个阶级两种思想两个体制的冲突不断升级,渐渐威胁了两人的友情。终于在73年9月11号政变爆发,共产主义在智利遭受极大挫败。马丘卡所代表的贫困阶层首当其冲遭受冲击,平等人权和共产主义在这里成为一纸空文,服从服从绝对服从,独裁体制疯狂碾压每一个人的生活。冈萨罗与马丘卡脆弱的友情终于走到终点,他在棚户区目睹了军人对穷人们的摧残,目睹了智利与苏维埃旗帜被踩在脚下恣意蹂躏,目睹了女孩索尔瓦娜遭枪击倒在血泊中,目睹了马丘卡向他投来的情感复杂的目光。面对这一切冈萨罗选择沉默,他在军人的威吓中退缩了,竭力表明自己的中产阶级身份,随后骑着单车逃之夭夭。他的脸上满是泪水,而身后的马丘卡则在混乱恐怖的背景中目光阴冷下去。几天后,报纸上写道“智利人民生活一切正常”。学校气氛变得异常肃杀,很多老师因为政治犯的身份离开讲台,很多学生也因为遭受株连被迫退学。教室里空空荡荡,学生们在迷惘中填写手中的答卷。冈萨罗再次来到棚户区,而大片的棚户却被夷为平地,空无一人。棚户消失了,贫穷和不平等是否也会不复存在呢?观看《马丘卡》的过程中总感到几分似曾相识。两种体制下的温情让我想起了《再见列宁》,两个男孩的相互关爱让我想起了《震撼性教育》,而索尔瓦娜对冈萨罗和马丘卡同时进行的性启蒙又让我想起了《滑板公园》和《梦想家》。但《马丘卡》毕竟与他们不尽相同,可以看出导演在故事的叙述上十分克制,他尽量避免太过触及智利历史上的这段黑暗时期,而更多通过三个孩子(包括索尔瓦娜)之间的冲突折射出当时社会里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他们分表两个阶级,也坚持着各自的立场。索尔瓦娜对冈萨罗的指责与揶揄恰恰表现了穷人对富人那种自始至终的不信任。当然马丘卡和冈萨罗的友情要更加纯粹,他们同样对彼此的生活有着不适与不快,但是友情之于二人来说更为重要。只不过无论从家庭、阶级还是整个国家来说,他们所承受的压力过于巨大。即使再怎样坚持,友情面对强硬的政治锁链也变得脆弱不堪。当然导演也并没有克制到底,他在影片的高潮段落涂抹了十分冰冷的色调,与之对应的却是棚户区的恐怖与混乱。索尔瓦娜的死加速了冈萨罗与马丘卡友情的决裂,导演通过冈萨罗的无奈屈服对皮诺切特独裁政府进行了抗议与控诉,这一点,也是《马丘卡》和《再见列宁》不相同的地方。《马丘卡》在2004年温哥华电影节上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影片,并且在智利也赢得了很高的票房。他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将理性和感性进行完美结合,透过纷繁的政治冲突对其下的人性进行了最温情与最真挚的触摸。*影片链接*: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40124/短片集《11'09'01》中,英国导演肯·罗奇以一个智利难民致美国的一封信的形式,回顾了1973年的那次“911”。主人公以饱含仇恨的笔调对照了这两次事件,对美国的强权政治进行了无情鞭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