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早就知道就知道吴晓波和他的《激荡三十年》。当时,我第一反映是他想写一本中国的《光荣与梦想》。任何一个了解八十年代的人,都会清楚地知道《光荣与梦想》对当时的大学生有多么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学新闻的学生。2单从经济角度或者历史角度而言,吴晓波都算不上优秀。他不是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也不是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但是,从书写商业史的角度而言他是成功的。萧功秦曾经问一个资深的历史学家怎么看待黄仁宇。他得到一个暧昧的回答——“那不过是解放前的一个记者。”吴晓波也曾经是个记者。3读历史会给人一种厚重感。让你以更为宏观的视角去俯视当下——刚刚过去的和正在发生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无论你是否真正意识到。拉长历史的坐标,1860,1911,1949,1978。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开始了漫长的现代化征程。在每一个关键的节点上,“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个问题,总会叩问中国真正的知识分子的头脑。“中国向何处去”,历史会告诉我们。但是,我们不能这样告诉历史。4凯恩斯说,长期看来,我们都会死。但是,在向死而生的道路上我们总要做点什么。5每一个转折的时代,狄更斯的一句话被人们反复引用。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人质。被时代的大潮所裹挟,我们身不由己。最后说一点。很明显,这部纪录片是在戴着脚镣跳舞。面对广电总局的那些老不死的,你想怎么样,你又能怎么样?套用袁伟时评价《南方周末》的一句话——这是中国现行体制下办的最好的报纸。《激荡1978-2008》是中国现行体制下拍的最好的纪录片。——至少也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