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里,“东北”是一个搜索的重点词,除了花样百出的老铁,这片土地也是刑侦推理题材网络剧最喜欢的故事背景地之一。全国各地人民对于东北多少情感都有点复杂,但东北俗文化仍然在民间层面向全国强势输出,就连网络综艺《偶像练习生》里,99个预备役偶像中就有20个东北人,占比例超过总数的百分之二十。总体上形成了一种难以逆转的“文化贸易逆差”。作为东北文化最后的倔强,还有最长寿的国产电视剧之一《乡村爱情》系列。在被“现代都市情感”题材霸占的影视市场里,现代乡村生活因罕见而变得珍贵。《乡村爱情10:协奏曲》进行到这一步,人物最初的许多设定都很难绷住,许多角色多少有点崩了。这几乎是所有不以角色成长为表现主题的电视剧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乡村爱情”这个大的标题下,还要组织村民搞对象谈恋爱,为了保证有故事可讲,对人物特质的牺牲在所难免。演了九季的故事,能谈恋爱的角色基本都有了稳定的情感关系,到了第十季没搞对象的角色又大多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或许有“爱情”,但“乡村”感不足。而《乡村爱情》主要是靠老观众和老观众们熟悉的人物维系热度的,为了让这些老人物能有更多活跃的机会,同时保证“爱情”这条线不断,只能一手靠村里的老一辈紧抓大龄青年婚恋问题,一手给谢腾飞定娃娃亲。不定娃娃亲还好,一定娃娃亲惊人。谢腾飞从“谢飞机”这等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跌落到了代表马斯洛需求最底层的“大面包”。按照这个思路演下去,下一季很容易从《乡村爱情》变成东北乡村版《成长的烦恼》。东北乡村当然不能像美国都市青春电视剧那样随意在人物之间搞排列组合,靠不同的组合模式顺带前度故事撑过一季又一季,虽然也没少美国言情剧“恋爱-分手-复合-结婚-离婚-复婚”的剧情,但在情感模式上总归是非常传统的。一方面是乡土社会封闭性仍然很强,人口流动性小,即便时代不同了,乡村情感模式仍然偏向保守。另一方面,只有相对单纯的情感关系模式才能保护住人物的那点“可爱”。如果十二年间不间断地观看乡村爱情系列,不难发现乡村里的爱情关系谱十分复杂,但是随着人物的“凋零”,复杂程度也在随之降低。除了一见钟情、两情相悦的传统模式,角色的成长也多少让乡村爱情变得太过现代,以至于丧失了《乡村爱情》的独特性。时代印在《乡村爱情》里的烙印远比“现代都市情感”更加深刻,在当代国产现代都市情感题材电视剧里,角色思维方式仍然颇为复古,《乡村爱情》反而更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这些时代性在女性角色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上一季中口红在村里还是件稀罕物,不是人人都敢大涂大抹的,涂个口红甚至也要拿到故事里被当成戏剧性的笑料。这一季一开篇,赵四家的女人们就抹着新鲜颜色的口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痛斥老谢家张罗给自家“大面包”定娃娃亲没安好心。乡村的良性情感选择上也不再偏重外在条件,更加强调纯粹的情感,独立、有事业心的女性更能博得男性的好感,女性魅力也没有因事业上的成功而被削减。这些在现代都市情感电视剧里反而较为罕见——都市情感电视剧的常规叙事模式是,一个事业上的女强人通常伴随着空虚寂寞冷的个人情感生活。《乡村爱情》的长寿秘诀不在于村子里那些有的没的情感故事,在于人。小人物在这乡村脚踏实地地生活,思想上称不上深刻,故事经过艺术加工的架空性也是有的,好在人物还很鲜活,“鲜活”意味着生命力,正是人物的生命力支持着这部反映东北乡村生活的电视剧长长久久地走了下来。能在荧屏上看到一群通俗但不庸俗、不恶俗的小人物实在难得。总需要有一些不虚高的、贴近生活的角色提醒大众,社会中还有这样的人,他们还在努力地爱着、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