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股疯》这样的电影首先是愉快的,全忘记这本来也许是个很悲伤的故事。 一面是丈夫跳楼,一面是未婚妻离心。一面是倾家荡产,一面是别人还一股脑地希望你再多多赚钱。但为什么是愉快的呢?自然不仅仅是因为隔岸观火。 对白 首先这个电影打动我的是上海话。讲起来生活中我的普通话还常常被认为是新上海人,我刻意少说上海话的一个原因是这样可以少说脏话。因为只有脏话用自己的方言来披挂才显得刀光耀眼。因为其鲜活,因为其有只有一方一水的人才明白的日升日落。 电影里邻里之间讲上海话,宁波话,绍兴话,苏州话,苏北话,香港人之间讲广东话,老板和属下之间说美国话,乱七八糟的音符却异常相安无事,犹如自行车从一条马路到了一条弄堂。 很多细节场景非一句方言不能入肉,入了肉还能透出狠来,刺出血后又轻轻地吻一下。都经过国语翻译,就如开水泡了毛蚶,卫生自然过关,还有什么鲜嫩可以入嘴。 场景 这里面的弄堂——布高里其实还算是好的,如果不是塞了那么多的住户,其实还是非常整齐响亮的石库门。但上海的东西差不多都是本来是好的,但人越来越多地堆在上面,然后是人带来的垃圾,人带来的油腻,自然还有人带来的记忆。 里面一个徐家汇,一个南京路,都是上海喧哗的地方,一个拍的是上午的嘈杂,一个拍得是夜晚的清寂,前面是市井们活得真,后面是香港朋友谈恋爱,苦得假。这个电影最有问题还是所谓的香港感情风波,颇有开放前想象香港不是特务就是妓女的味道,虽然演员这次算是原汁原味,但和浓酱重汤的上海描绘相比,薄得见得到看官摇头的脸。 里面的小阁楼,小厨房是搭景最漂亮的地方,似乎能闻得到油烟,似乎能听到偷电偷水的街坊心跳声。真实不是复印,而是透过一面斑驳的镜子,熟知的人总能从脑子里拼出最准的图景来。 情节 据说香港重播《大时代》都会带来股灾,而我们在五千点的时候重看这部电影,还有那些疯狂吗,还有那些狂喜吗。人来人往,春暖花开。 电影开始就是香港人想散散心,上海穷人想翻身,两股力气用在一起可谓“路边的野花大家一起采,不采白不采。”就如电影中大家高声一起这么卡拉ok一样,如果投资也变成自娱自乐,自然会有曲终人散,大家呼天喊地的一天。但毕竟电影总是不会赶尽杀绝,于是股票的本金还在,去浦东的新房也还买得起。 电影告诉你的艰难刚刚好,知道如果生活中也如此这般就不会有happyending,但刚碰到这根线最终还是给你个嘻嘻哈哈。 表演 电影里最叫人喜欢还是潘虹和刘青云。 潘虹除此之外还演过一部叫做走过冬天的女人的电视剧,也是很土俗得那种。浓妆艳抹敢来,蓬头垢面也无所谓,一会儿和老公戏谑,一会儿站在粪车上和人吵架,跋扈的面目下是和老公一张张草纸都要算的艰辛,剔个牙哪怕手势完全错了又有什么关系。大哭大闹,七情上面后却让你看到日子还是要过下去,昨天全没有关系,穷人也许没有回忆昨天的富裕,往前走,一步都松不得。 刘青云1992年刚刚拍完《大时代》,1993年到上海拍这个正好借用他自己的一句台词:我在香港那么多的钱可以应付,上海这些钱对我来说,用你们的话就是毛毛雨。他在里面也有和老婆的老板打架,也有对合作伙伴的老公说:你的老婆孩子管我什么事情。他知道自己是个外来的人,所以从头到底都站在旁边,可以和大家一起笑,却时时记住自己是个外来的人。 结局自然都如书一样的可以翻过去,人生都是如此,喜剧悲剧又有谁会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