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1979年秋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之际的故事。北京某眼科医院医生陆文婷,入院十八年,成为医院的顶梁柱,却只是一个住院医生,甚至连主治医生都没被评上,每月只拿五十六块半的工资,与从事科研工作的丈夫傅家杰和两个孩子挤在十二平方米的陋室之内。陆文婷热爱医疗事业,拼命工作,让许许多多的人重见光明,却终因积劳成疾病倒了。甚至在病前的一天,她连续做了三个手术。在病床上,生命垂危之际,陆文婷对事业、对傅家杰,对家庭萌生深深的思索。官本位的意识和现实从未改变,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长达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意识形态至上,知识分子不受重视,甚至倍受打击,沦落为边缘群体。陆文婷病重需急送往医院,傅家杰打遍电话要车,皆被相关公务人员不予理睬或借口拒绝,最后由一位货车司机将陆文婷送往医院。陆文婷无法兼顾繁重的工作和家庭,许多家务事就落在了傅家杰身上。邻家陈奶奶经常主动帮助他们照料两个孩子。这个社会往往就是这样,普通的人往往更有同情心,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却是麻木冷漠,毫无责任心。影片中有一个感人至深的片断。陆文婷的女儿高烧在床,她顾不得照料儿子,给了他一些钱到街上买些烧饼吃,不料儿子多买了两块,留给了同样没吃饭的妈妈。很喜欢那个时期这样的电影,语言质朴真实,情操高尚。虽不免有些类似话剧的豪言壮语,也似乎过于正统了点,表现官面化,但这是那个时代决定的,是那个时代的电影要求所决定的,不能否认其真诚,否认其价值,否认其生命力。与当今社会相比,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那是一个富有理想和热情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