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革命是幼稚,维持独裁须世故——观影记录=空语因明欧美电影又,又又,又一次把独裁和革命(顺带它的对立面)作为讽刺题材了,这次是校园风。就是讽刺力度太弱了,或许是因为“民主”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大获全胜”,于是革命作为敌对的意识,只剩下微弱的消遣价值了。这次的老独裁者显然是以古巴领导者为原型的。这次对以某克思某宁主义的意识形态讽刺延续的套路依旧:①以“革命”,顺带以“解放”作为终极口号,维持的却是僵化的体制。比如电影里的老独裁者,获得权力的方式是继承,而不是革命。可他们仍然好意思宣称在进行革命,这倒不难理解,因为独裁者自己是不能被怀疑的。②利用人性中的负面去压抑“人性”,从而控制群众。比如电影里的老独裁者,知道应该用“爱和恐惧”去控制民众,因为人们总是需要偶像的。但偶像从来都只是在某一方面被推崇,而在其它方面就是缺陷。结果是人们被偶像的缺陷所歪曲。独裁者对人性的压抑,当然还包括作秀,糊弄民众,转移视线等世故技巧。③强调斗争,胜过强调民生。结果就是,独裁者总是在教育人民提防敌人的攻击,一切困难都是敌人造成的,而不是体制造成的。这个电影按照这样的意识形态灌输去塑造独裁者形象,倒没有多大问题,毕竟这是老套路了。但问题在于,这里的老独裁者似乎太弱了,以至于除了台词之外,形象上离独裁者比较远。他有那么一点,由于权力体制的娇生惯养而具有的愚蠢,但却没有由权力体制培养出来的气势。这样会少了很多趣味,但或许也和现在是社会环境有关。按照现在的实际社会环境而言,“民主”已经获取了全面胜利,“独裁”,虽然还是有用的丑化标签,但对这个标签的使用比以往更加娱乐化了。这个电影与其说展现的是独裁和革命的可恶得可笑,不如说更多展现的是独裁和革命的幼稚得可笑。它重点关注的不是独裁者,而是美国的青少年。迷信革命,是幼稚的青少年行为。像什么叛逆者,最终要么成为失败者,要么成为糊弄人的偶像。只有糊弄他人,才能维持偶像的成功。而独裁呢,独裁者看似世故到能够控制民众,但还不够世故,还会招人烦。真正世故的不是独裁者的体制,而是“民主自由”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