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失去儿子,他无家可归。我们都沉溺在悲伤与不安中,无法自拔。所以,我们相遇,用爱,拥抱依偎,拯救彼此。爱尔兰阴冷晦暗的天气正配合着这样的情绪,还有那些略显破败的街道,单调而沉闷。玛格丽特喜欢游泳,开场,即是她在泳池中的画面。突然,另一位游泳者跳入其中,打破了玛格丽特原本沉寂的世界。这正是预示着后来与男孩的相遇。水池,象征着母性的宁谧安然。畅游其中,或许能摆脱掉地面上的痛苦纠缠,回到温暖的母体。乔伊整日混迹在街头,和自己的朋友们做各种“坏事”,似乎唯有以这种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他还是个孩子,离开母亲和家人,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也得不到内心的慰藉。玛格丽特发现了躺在地上,手掌受伤的乔伊,本能的母性,她不能丢下这个男孩不管。况且,照顾乔伊,也疏解着玛格丽特对儿子的思念。泳池,玛格丽特亲自教乔伊游泳,水下,触碰腰际的手掌,矫正姿势的触碰,正复刻着子宫中胎儿与母体亲密无间的相容。乔伊坐在浴缸中哭泣,玛格丽特为他搓洗,安慰悲伤的男孩。玛格丽特坐在浴缸中,试图掐死自己,疏解痛苦。乔伊轻轻走来,拥抱,做爱。他们注视着对方最脆弱的时刻,而后给予抚慰,肉体的相容,恰恰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渴望,原始而纯粹。乔伊脱下衣服,跃入冰冷的海中,并鼓励玛格丽特同自己一样尝试这样的脱轨行动。玛格丽特做了,同样是听从乔伊的请求,她展示着自己水下憋气的功夫。就在快要支持不下去时,乔伊伸开的手掌帮她浮出水面。出于本能,动物式的吸引,他们之间有一种说不出的默契与信任,或许可以说是母子之爱的某种变形或延伸。因为是女性导演的作品,有许多段落都展现着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感。忽然的撞门声,我们跟着玛格丽特的目光去探寻,留白的空间,叠加着紧张的情绪。这是只有女性才会敏锐感知到的关于未知的恐惧。猫,似乎也是阴性的象征。玛格丽特喂养的小奶猫,还有她抱起被母猫抓伤脸颊的小婴儿,都是女性养育本能的视觉化传达。看着乔伊被前夫棍棒打伤的血肉模糊的背部,玛格丽特的双眼充溢着怜爱与歉意。那位前夫,象征着暴力强制的男性世界,玛格丽特不想被那种力量宰制,所以总是拒绝前夫想要复合的意愿。现在,面对同样被那种男性强力所伤的男孩,玛格丽特紧紧地保住他,传递着身体的温热和真诚的爱怜。相拥而眠,醒来的乔伊看着身旁的玛格丽特,眼神最终落在她的小腹上。那里,是孕育生命的子宫,也是乔伊,或者说是男人终身在潜意识中向往回归的地方。玛格丽特送乔伊到医院,无意间又看到墙上贴着的寻找自己儿子的海报。后景处,乔伊的母亲正在前台询问儿子的病房号码。玛格丽特永远也找不回自己的儿子了,而那位一直缺失的母亲又回到了乔伊身边。或许,导演以这样的方式,告知我们这段依恋的关系就此终结。当然,超越伦理的关系必然受到社会价值的规约,玛格丽特和乔伊的关系正巧发生在彼此生命中遭遇重大缺失的时刻,他们的相遇恰逢其时,明白彼此的痛楚,互相疗救,但愿能够重新出发。哺乳动物,正如片名所示,影片聚焦某种动物性的情感样态,母性呵护养育生命的本能,男性渴念回归的欲望。因为原始,所以总会带有触犯禁忌的危险,却又根深蒂固。影片最后的场景,玛格丽特帮助孩子们穿上舞台服装,这是全片中她第一次走进孩子们当中。也许,她已经能够接受失去儿子的隐痛,不再需要体会死前的迷幻来释放悲伤,不再需要乔伊温热的肉体,弥补体内的空洞,回到属于自己的残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