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发现我蛮讨厌这绵密的小雨的,打伞基本上成为聊胜于无的一件事。但是还是去了百老汇,不仅是因为《武松打我》的片名比较吸引人,更多的我想我是和喜欢映后和导演自如交流的那种温馨时光吧。每一个导演都会认真并真诚地感谢观影的观众,并且认真地聆听和回答问题。我相信他们的认真和感谢都出自真心,毕竟来到这里看电影的人是真正的喜欢而不是盲目跟风追捧大片。今天的《武松打我》又自不同,貌似来了不少导演的朋友,在映后才知道男主角也混迹于观众席中,我才恍然为什么电影放映众那个方向总传来阵阵笑声,这个是后话。在和导演的互动中,才知道原来这电影的构思早在1999年,拍摄应在2005年(还是2003年,有点搞不清楚),而为何这中间获了奖项却不能上院线,理由其实很简单,导演是用超16mm的胶片进行拍摄的。但当时的院线放映要求用34mm胶片,就是这一步转换,还差50万,于是,这部“老”电影直到6年后才又出现在公众面前。有看过第一版的导演朋友在听到观众提问的问题开始围绕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讨论越走越远时忍不住站起来向大家描述,曾经与现在这一版的结尾有何不同,而且时隔多年,导演仍然可以很激情澎湃地背诵曾经的结尾,要有多爱自己的作品,才可以无视时间,当年的台词,始终在那里。我喜欢这样的讨论,甚至于最后一盘穿帮的花生米,由于去的晚,座位只买到第三排,不过无所啦,正好今天的眼镜觉得很模糊,所以这个第三排的座位也算合适哦,不过后来才知道,我旁边的老外原来就是影片里面的客串,我左前方的美女(貌似是外国人哦)原来就是导演夫人,啊哈,那放至中场时吵闹不休被我怒目而视的那个调皮的外国小孩儿不会就是导演的儿子吧。喜欢导演在讨论问题时突然地把问题抛给观众席上的男主角,也喜欢戴着鸭舌帽的男主角在观众善意的起哄声中,先摘下帽子,又摘了眼镜,然后搞笑地说,差不多得了啊,再脱就没了。更喜欢每一场观众会在提问和回答后有序地退场,有问题没问完的自会去和导演私下里交流。更多的人一边讨论一边离去,在这里从来不会有那种追着演员要签名的无聊场景,所有人都只是很纯粹地来看一场电影。其实,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武松——活着的。用导演的话来说,那是个失败的英雄。独立电影可以更独立。理想主义注定要失败,而幽默感则很重要。其实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但懒得问,那就是导演当时看了哪一篇王小波的小说后开始了《武松打我》的创作了,难不成是《红拂夜奔》?其实懒得问有另外一层的想法,是哪一部不重要,理解了是受到王小波的影响就已经足够。还有个比较好玩的事情,在电视上看到了朱雨辰的新作《成家立业》,虽然知道自己基本上不会有时间去看电视剧,不过看在超强实力派演员阵容的份上还是看了故事梗概,结果去意外地发现里面朱雨辰的发小儿二蛋子的饰演者就是《武松打我》里面的门德松,真是有趣的事情,而且发现是一个用繁体字写博客的演员,恩,有趣,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