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水军疯狂反扑导致上一条无法显示在评论区,只能再发一篇。水军同志你辛苦了。】《匹夫》试图去走一条”最炫悍匪风“的商业类型片路线,初看似面熟,猜其移植过无数现成文本。一方面是借昆汀的皮骨,塑形式主义之风。又借《城中大盗》《全职杀手》等欧美、香港匪帮犯罪类型之构架搭建故事内核,其次又不免受儿时十七年抗日电影之影响,对于抗日部分的描写无异于五十年前。所有文本的混搭使得影片的风格趋于怪诞,价值观含混、人物性格不突出,群戏失控,叙事严重脱节。 它努力包含了一切商业类型应有的元素:地道枪战;西部片变相移植;妓院床戏;浪漫戏码;奇观效应。应当说,不能否认的是创作者是去按照类型电影的模式去探索。但遗憾的是,这种诉求并没有使电影完善合格,反而变得山寨气十足,廉价而反胃。 就叙事而言,能看出编剧的野心,例如非线性叙事的开场。但遗憾的是,由于故事的本身架构是群戏,初始便增加了叙事难度。影片海报中间主打”大当家“黄晓明,然电影通篇却以张译外来者的自白宣告叙事的开始。这个被变相移植的西部片,被搁置在抗日时期,首先应肯定类型电影对叙事空间的探索。但究其是否合理,还应打几个问号。”二当家“如何首先取得”大当家“的信任,”骗谁不骗谁“这番道理连几位主角在片中也没能”清楚明白“。其次,缺乏人物叙事动机。“大当家”如何被“二当家”说服去跟“日本子”拼命,一切解释也是含混的。缺乏足够的叙事动机,也就意味着无法建立可信的人物。他们努力佯装状态栏满格的“加勒比海盗”,所谓的热血与炫酷却也只不过是一层纸老虎。“匹夫”二字,究其为何,通篇没有告诉大家。如果说主旨是匪帮杀富济贫 倒是可以完全解释,但至始至终他们在干什么,观众是蒙在鼓里的。除了个别片段的会心一笑,他们也只当是陪刚刚上路的年轻导演玩了一把电子游戏。上船了,戏散了,收钱了,仅此而已。 不觉得这单单是态度所决定的粗糙,我更倾向于一种自以为是的能力局限。一方面,创作者总是低估观众的能力;另一方面,创作者有着驾驭浪漫文艺片的情怀和与之不相称的驾驭商业类型片的能力。在《匹夫》中,这种矛盾心理的展现更是显露无疑的。虽然至今仍无法摸清导演杨树鹏的个人风格,但可以确定的是,在粗粝的“江湖”与“兄弟”之间徘徊,他还是始终不忘“慢镜头”滥情调度与大批量抒情音乐铺陈。应该说,摄影师曹郁为电影的“升级”与“包装”进行了大量的努力与改进,地道里冷峻克制的长镜头与少数“画龙点睛”的主观镜头处理,使他再次力证在业界不可小觑的地位。摄影虽为本片加分,但彭铠立的配乐设计却值得商榷,电音、提琴、钢琴的高贵文艺冷气质在粗糙的热血匪帮身上,实属违和,导致观众屡屡出戏,分外尴尬。 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片中对日本人形象的设定。抵御外敌不假,抗日杀敌也罢,片中的“日本子”从上至下都是猥琐懦弱的形象出现,通过假想性意淫来完成对英雄高大全的诠释,十七年时期由于意识形态所局限的电影大多如此。而《匹夫》半个世纪后依旧如此,那个念叨着“女儿”和“回家”的戴眼镜日本人,和《地道战》《小兵张嘎》里的日军形象有何两样?皆是夸大的猥琐。满是通过埋汰敌人而抬高自己的潜意识美化,这种无形中的价值观更使角色虚空,进而逼剧情走向荒诞。这般丑陋经年累月,如毒素在经脉中流淌,逐渐变得可以接受甚至合理,不应是本土电影所呈现的态度。冯小宁之流前几年的《举起手来》,通过羞辱日本人无下限的表现而搏观众的笑声,这种自我强大的意淫之法终究无法使本土电影真正强大,而只能沦为妇孺口中的浮云之谈。而导演杨树鹏口口声声地谈其”国产电影的强强联合,以抵御好莱坞的冲击“则更为可笑,”江湖“与”兄弟“可以做到”交口“”忽悠“,但是若自身的价值观念依旧如此,不得不说,哎呀,兄弟,你可长点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