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综艺《晓说2018》

晓说20184.0

类型:脱口秀 综艺 大陆 2018 

主演:高晓松 徐克 吴宇森 冯小刚 樊建川 

导演:未知

分集介绍

晓说2018天涯犹在,来日方长分集剧情

第一期:冯导的“不忘初心”说实话,网上骂冯导的不少,豆瓣上骂他的更是很多。但我觉得冯导是一个人民艺术家,而不想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他一直在做的事儿其实就是想让大家乐一乐,然后在近十年,他开始在大家都疯狂的“乐”的时候,拍一些片子,让大家稍微的缓一缓,别一条道走到黑。这也是我个人的理解吧!他可能也没这么想,但他确实是这么做的。晓松呢,这期其实表现得已经很老练了。能让冯导感觉舒服,其实真的挺难的。许知远跟冯导聊了一个半小时,冯导最后也只是说还行吧。或许,这也跟他们的私交有关。最后,谈一点对冯导这个身份定位“人民艺术家”,我觉得挺好玩的。因为,他不是一个想流芳百世,拍出一部亘古绝伦的旷世名作的导演;他同时更不是一个只跟着市场走,一心挣钱,拍商业片的导演;他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在两个鸡蛋上跳舞”,最后跳出的还不错,让人民还挺满意。称得上是“人民艺术家”,哈哈。第二期:爱尔兰独立史这期谈的内容是很深的,深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整个人类历史,如果从决定因素来看,刚开始是宗教,后来是民族,现在是经济。爱尔兰作为欧洲尽头,承受着整个欧洲的历史变迁所带来的痛苦,也承载了欧洲一千多年的沧海桑田。本来以为这期的末尾他会谈谈小红莓的,结果没有,但也无妨,可能他也是不想消费小红莓吧!下一期是谈谈心理话,从预告片来看,晓松好像乐观了好多,不像前几年还是满怀忧虑和一个知识分子的惆怅了。可能他也终于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一个阿里的员工,这个节目只是他的副业。第三期:谈谈心里话大紧是真的变了。如果翻开之前的每期这最后一期说说心里话,包括去年的,都有那么一些的知识分子的酸劲儿在,在为这个世界忧虑啊,在探讨科学和艺术啊,在谈论人类的未来啊!而且有一个最明显的就是时间越来越短了。但是大紧依旧是大紧,虽然成熟稳重,就像他说的,能够应付好自己内心的一些事情了,而且在阿里的事业上也越来越好了,他的青年真的刚刚到来,可能还是因为生活得太顺利了,太丰饶了,快五十岁了,才能静下心来好好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他谈的这个大年的话题,可能对于好莱坞有可能比之前好了一些。但是,对于中国来说,有了《芳华》和《无问西东》就叫大年了?我的天啊!可能是大紧太感情用事了吧!这完全不能叫大年吧!至于之后的一些话,没啥意思,也就结束了。我还以为能说五十分钟呢,结果后四十分钟都是去年的回顾,也没啥可回顾的,都看了不止一遍。最后,谈点小感想。看这个节目,就是个乐,闲扯淡,千万别当真,那就有点low了,警告自己。第四期:三个火锅加一块豆腐前面大紧讲的刘家的那些外戚的血缘史好像跟《美食演艺》的第二期有点重了,也不知道剪辑是不是换人了,还是怎么回事。但是十分钟之后讲的东西就比较有意思了。先来谈谈遗传问题。刘家外戚那么厉害,肯定是因为基因好,聪明,智商高,再加上出身卑微,因此励精图治,还最重要的就是命好,能跟皇家结亲。因此,这才是,真正成功的必备要素,自古如此。再来谈谈这仨火锅。大紧拼命推荐大家一定要学习古人的美食经验,这一点其实很能说明,其实历史进步论还是有很多问题的。比如,这简单的吃,就不能说我们现在的火锅跟之前有太大的进步。最后来看看淮南王刘安。《淮南子》是我非常喜欢的书,胡适先生早年的时候也专门研究过,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这都不能不归功于这个文艺青年。物质和科技这些东西会因为社会的需要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文化这种东西,却是一种永恒的非物质遗产,而且会有一种长久的影响和魅力。因此,研究文化的人通常都比较自高自大。而且,大紧其实在这块提了一个非常深重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每部书,都是大书,都是又宽又大,而不能像西方那样深入的专精一门。我想,这还是跟我们的文化的早熟有关系。周的时候,我们就有了《易经》春秋战国时代,我们就又政治化了,实用化了《易经》,有了《易传》,再加上诸子百家,一顿思考著述。我们对于奇技淫巧就没了兴趣。因此,置身于道的研究。而道就是统摄世界的,因此,在编书的时候才一定要宽泛,引领天下,照亮未来。这才会有后来的《淮南子》,《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等。这豆腐的发明,影响了革命,影响了新中国的早期革命者们的人生轨迹,就有点扯淡的嫌疑了。这就有点像“蝴蝶效应”一般。第五期:由吃的引发的命案本期可以说可分为上下两部,前二十多分钟,讲的是汉朝的一些事儿,又讲了屈原的时候的事儿。后十多分钟吧,才开始讲的三条鱼的故事。晓松说,他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纬度,来聊聊历史,能聊出点比较有意思的东西。这之间又由面这个字,谈到了中国文字,谈到了文字在中国维持向心力的巨大文化作用。又说了一下这个简体字在合并的时候的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而且,他在说接下来的春秋时期人的刚烈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民族性的问题。我们这个民族什么时候开始变得逆来顺受了呢,我想,不是自古如此,应该算是明清为甚。当然了,还是聊回吃。吴楚越之间的争霸导致的不仅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也导致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事迹吧!吴越王火锅店什么时候能出来呢,很期待啊!第六期:收藏狂人的果敢人生这期有意思。可能是因为我本人就对中国抗战,特别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战争史很感兴趣,也看了一些书,也了解过一些,所以,看这期就特别有感触。首先,谈谈樊建川这个人吧!这个人一看一身的江湖气,很懂人情,很懂世故,但又不圆滑,是一个很有性情的人,而且有情怀,直来直去,像一个军人一样的,特执拗。挺了不起的。而且,因为他之前的从政经历,导致他对中国的很多事情恐怕比一般人更要洞若观火,而且能够泰然处之。这不禁让我想到鲁迅先生的话:中国需要的是真的智识阶级,现在中国恐怕还没有,就要一方面懂世故,又要有理想。大意如此。所以,可能,他就有点像这么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才是真正能干成一些真事的人。那些光有知识的书呆子是不管用的,那些纯世故的人是不行的。其次,来从这些文物,本集展现出来的,谈一谈我对于抗战的想法吧,或者说是自己的一些基本的判断。我曾在一堂课上问过一位教授这样一个问题:谁是中流砥柱?碰巧,这期节目也谈到了这么一个问题。那位教授的回答很巧妙:桥墩的砥柱谁说只能有一个了?所以,我现在的基本观点是,基本上和大紧的看法差不多,当时就是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谁都不希望中国输,所以,就都是砥柱。硬要分出高下,硬要说谁功多,谁功少,已经没有了意义。最后,就是期待下期吧,看看这些文物,谈谈这些故事,一方面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历史,一方面也算作“沧海桑田”之后的一种缅怀和纪念吧。第七期:占领日本与中美并肩这期主要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内容。一个是讲中国差一点就占领了日本,一个是讲美国在抗战中与中国人的关系。首先,占领日本这个事就有点扯了,个人觉得。第一,此事未能成功;第二,就算此事成功也不能说明当时的中国就已经能跟列强并肩;第三,为了宣扬民族主义,而刻意说成我们占领日本,其实未尝是个好事。其次,美国的飞虎队能够在中国抗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其实归根结底也不能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说日本军人的死亡数字的时候我们也能知道,美军才是老大。过去的历史都已经过去,我们还是向前看吧!第八期:永别了吧,武器!三期的这个节目,讲的都是一些历史的遗迹,抗战中的事情。了解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我党在抗战中所做出的很多的贡献。特别是知道了樊建川这么个人。就像晓松最后总结的一样,历史上,日本其实已经对于中国道过很多回歉了。我们没有必要再去非得揪着这件事情不放,而是应该已一种更加开放的态度去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平和谐的未来。虽然,我本人对于日本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的观感。但是,我知道,理智告诉我,绝大多数一定是好的,不要被媒体所误导。此时,美国又要开始跟中国打贸易战了;此时,中东还是战火飞扬;此时,世界各地还是有人在战争中死去。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会结束,我只知道,多一个有素养,有理智,有情怀的人,这样的事情恐怕就会有一种制约,而不会被政客所误导的庸众带进罪恶的深渊。第九期:历史的真相真的很喜欢晓松谈历史。因为他谈的历史总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有一个别的角度来看过去的世界和时代。当然了,这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历史太弱的缘故罢了。但是,这也可以说,本期所谈的一战,在晓松这么一解剖中发现,原来,在一百年前发生的这场战争是多么的残酷和多么的可笑。另外,政治家们的各种算计与大略也是很值得反思的。这是一个大题目,很期待这一个话题。第十期生动的历史课这一期讲得内容非常多也非常乱。但总之就是大乱之后的大治吧!大帝国都瓦解了,民族之间的矛盾都激发了,各个国家都有了自己的基本规模。好像下一期不讲这个了,难道没有收尾?第十一期生动的经济课本期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区分了什么是好政府和坏政府。为什么蒋介石不能翻案!第十二期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金融这一期节目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西方金融是怎么发源的和中国为什么落后了。第十三期一百年前的世界和今天其实没什么不同听完这期,我觉得,在世界局势方面,其实一百年过去了,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律都没有什么变化。大家还是在极端和理性之间寻求着张力之间的平衡。第十四期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历史我很遗憾的是自己不懂经济学,或者说只是在他人的经济学的观点下来建立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但是,这不代表我不想用经济学来解释历史。这期晓松就用经济学来解释了一下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以及近代发展的历史。当然了,还是他一贯的风格,讲得是那么的杂和宽。但是,听完这期,对于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不能不说又有了一个更加新奇的了解和认识。第十五期:用经济学解释中国的近代史这期用货币金融的视角解释了清末到民国这段历史,可以说,如果看晓说的观众的话,看到这,就可以说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角度全面了解了大紧眼中的近代史。但是,这期却是晓松开头的几句话特能引起我的共鸣。因为我的身边就有一个“哥”,借高利贷上瘾了,现在还在借。我有一个大学同学也是,为了逃债,大学也不念了。所以我也就懂了,为啥姥爷临死前说的“不许借高利贷”的良苦用心。第十六期世俗的东西最有力量晓松干的这个杂书馆可谓是一件正经事儿了。而且从这期的分享中也可以看出他也已经步入了正轨。至于他所谈到的他的成长和变化,我想会是很多的知识青年会发生的变化吧!而且,阿城的《闲话闲说》也早就说了“世俗”之于中国的意义。老百姓的东西才是真正需要好好研究的,“向工农兵学习”并不是一句梦话和空话。第十七期小国的商业逻辑与晓松的文艺情怀这一期前三十分钟讲的是又一个国家——荷兰,晓松这种讲小国家,去小国家的事儿特别好,能让人开眼界。特别是荷兰这个国家和之前讲的瑞典、以色列都有其不同的地方。之前看《大国崛起》的时候就被荷兰这个国家所震撼过。听晓松这么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讲完其“王侯将相”的事儿,更是使我对中国这种“讲政治”的国家有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这一期主要就是讲了荷兰这个国家“会做生意”,是第二大农业出口国,作为一个还没有北京人口多的国家,能做到这样,不能不让人深思。最后的十分钟剪接了上一期的问答环节。只能说晓松作为一个“野狐禅”,已经越来越有“学术范”了,而且还有文艺情怀,回答的都很有趣。而且,那个00后,长得也是真成熟啊,情商真的高啊,恐怕还是“名门之后”吧!第十八期画中荷兰的兴衰史之前看了好几集的陈丹青的《局部》,就知道了伦勃朗。晓松这集好像就是一个发了福的陈丹青,用一个历史的视角在讲画,实际还是在讲历史,只不过,这就是生动得多,活生生的,有说服力的历史了。荷兰这个小国家的贸易之发达,在十七世纪,十八世纪几乎无人能比,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正是因为其一切以利益为重,导致了其在民族主义盛行之下,必然衰落。同时,这也让我思考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哪个更重要?中国同样一直面临着这个问题。我们在抗战的时候经济照比日本差的那简直就是天地之别,但最后我们胜利了,精神这个因素究竟占了多大的比重?前几日回看朱镕基总理在2000年答记者问的视频。其间,有一个美国记者明目张胆的问了台湾问题。朱镕基总理得回答大意是:不要去算有多少军舰,多少导弹和飞机,中国人民在弱小的情况下也会义无反顾的维护祖国的统一。这也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吧!中国现在也已经强起来了,但是精神呢,我想是理论工作者们的一大历史课题!第十九期荷兰的合法产业这期晓松所讲的荷兰“杜月笙”的故事让人不禁浮想联翩。而且,像这样的活生生的“教父”更是会让人认识到那些传奇并不空穴来风。至于晓松所提出的忧虑更是真的一个大问题。………………有点敏感,不想谈中国。谈谈人类面对这个问题吧。人性使然,至于人类如何找到一种更加稳妥的方式使这种丑恶的人性,或者更准确点说,兽性维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呢?恐怕这个问题无解,至少目前没有过除了荷兰合法化之后更好的解决方案吧第二十期聊不完的没聊完的磕黄健翔,通过这期节目才真正知道他是一个很牛的人啊,出身外交学院啊!这期其实可以分三个点来看,第一个点是叙旧,主要是晓松在聊,自己因为出身的原因,有多么的牛!第二个点是足球解说的重要,特别是关于现代汉语点很有启发性!第三个点是体育与政治的关系,这就唠不完了。但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我的观点就是,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决定一切!第二十一期比利时旅行小记这期晓松讲了去比利时的几个城市的一些情绪化的感触,感觉像一个旅游节目一样;只是因为这是晓松,一个人,所以他的一些观点也好,和结合历史啊,比如拿破仑!都很有意思。第二十二期郑芝龙发家史和一些荷兰游记郑芝龙是一个国际主义者、是一个像杜月笙那样的人、是一个当时已经那么强大的集团的首领,这一点,是这期最大的看点。至于晓松所提到的一些荷兰的游记,只能说,欧洲人活得太好了。第二十三期正常的艺术家姜文在很多的人眼中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导演,不仅风格独特,而且同时只拍了六部,到如今。但是,我反倒觉得,姜文是挺正常的一个艺术家,之所以觉得他不正常,恰恰证明了很多人的不正常。这期感觉看得挺爽的。一是姜文够爷们;二是他真会办事。一句我留给你拍啊!一下子把晓松感动了!而且绝对够爷们!而且绝对有文化!而且绝对是一个艺术家!其实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接下来的一幕:太逗了!这真是俩北京人,有点那味了!很轻松,同时又都很认真。期待下期!特别他说的男人永远得恋爱才能成长,我也是属于无比佩服和同意的。同时,那一句:少要持重老要狂我也记住了。第二十四期感觉挺真实这么一人当然了,钱忠书先生早就说过一句名言,那就是不要去找下鸡的蛋,哦,错了,是下蛋的鸡。但喜欢一部作品,是很难不去想要探究背后的,比如看了一部小说,这小说又改编成电影了,这电影也就想去看了;再比如听些歌,就想知道,这歌谁写的呀!怎么写出来的呀?或者,这么说,《人类简史》里尤瓦尔赫拉利提出了“八卦”是智人的天性,和智人最后成为了现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所谓的知人论世,我觉得可能更深层次的反映了人类的八卦本能。扯的有点远啊!说回这期节目,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姜文太牛了!你就觉得这人的能量密度太强了。其实,他俩之间的谈话有些暗含玄机。可能也是我有些多疑。反正就是觉得,这俩人其实都是在用心去说话,晓松可以这么说,采访过很多人,对谈过很多人吧,但是好像只有姜文才能压得住他。姜文比晓松高明的地方就在于,晓松没有一个可以依仗的,或者说垫棺材板的作品,《同桌的你》好像没达到吧!但是姜文有,我觉得“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都完全可以垫棺材板了,更别提“阳光灿烂的日子”了。所以,姜文,很牛,有作品,而且很真实,不装,这点很难得。快去电影院看电影吧!中国院线多少年都没有国产片这么让人期待了。第二十五期六年——流年似水看了这期节目,感触太多了。首先,这是一个成熟男人喜欢看的节目,这一点让我很开心。不是因为觉得自己成熟,而是因为,自己从很小的时候就想一直走向成熟,到了今天,某些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了,各个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了,某些方面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觉得,还是这个节目给了我很多。其次,这个节目,晓松说他是一个很淡的人,我不太喜欢用佛系这个词,觉得有点太俗。我更喜欢用淡这个词。或者说,无情吧!无情慈悲吧!道是无晴却有晴吧!而我本人也是如此,特别是谈到对于女人,更是如此。与晓松确实可以引为知音。还有,就是,对于一些坚持的事情的看法。晓松这期节目说的话就是我想说的话,而且一句话都不差。比如说,一旦一件事情算作坚持了,那这件事情就算完了。就比如我在写的这个评论一样。就是想写呗!感觉每期看完了,就写那么一点,每期都谈那么一点!就觉得挺好的,就坚持下来了,这小半年就这么过来了,已经写了二十五期了!最后,如果说,还有想说的就是,想对自己说的,多看书吧!让自己往那个比较高的地方走吧,别只是做一个俗人就好了。第二十六期天佑中华这期又是讲了历史。讲历史是晓松的强项,每一次都有惊喜,只不过有点感觉短。这期讲完了郑芝龙,他最后的死确实很奇葩,完全是自己作的。把自己给作死了。在政治上,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利用价值也就是没有了立身之基。这期的下半段开始讲了一些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重点就在于,郑成功的运气太好了!这就给我们看历史更多的兴趣,也就是很多的细节,觉得历史真是充满了巨大的偶然性。期待下期吧!第二十七期有趣的战争没想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这场战争竟然有这么多的细节值得推敲。郑成功:英雄传奇(2015)暂无评分2015/美国中国台湾/历史战争纪录片/SigalBujman只能说,听完这期,觉得战争真是一件太奇妙太有趣的事儿了。如果读读战史的时候也会发现,很多的战争并不是那么的确定,而是有着大量的偶然因素所决定。之前读《人类群星闪耀时》时就感到了拿破仑的滑铁卢之战最后失利的偶然;甚至有些现在的哲学家都认为这个偶然直接影响了之后欧洲几百年的历史,甚至人类的命运。当然了,战争永远都不仅仅是打仗这么简单,首先信息很重要。郑成功因为受了何斌的骗,所以,就造成了粮食的问题;其次,运气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没有天时的话,什么都白废。当然了,天佑中华,否则,如果此战失利的话,那么历史也会被改写了。所以,郑成功无愧于民族英雄。第二十八期中华民族的骄傲——郑家军郑成功收复台湾,确实是民族英雄,打败了荷兰人,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表出战。但是,此战之后,东西方就走向了两条相反之路。之前在读《西方世界的崛起》的时候,也知道了西方在此时,已经有了所有权的保护和制度化的经营,因此,之后能够一跃成为了世界的中心。反观此战,双方虽然实力均当,并且中国胜了,但是其趋势是何?才是值得嘘唏的地方。第二十九期成功的C罗不知道为什么,一看到有成功的人说自己之前受了多少的苦,又怎么怎么样的努力的时候,总是很不舒服与不适。或许我也知道答案,就是,这个世界上比你苦,比你努力的人多了去了,但他们却仍在痛苦之中。所以,这期,确实很没有什么意思,毕竟,本人不是C罗的球迷。第三十期丘吉尔的钱这一期节目,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其实是丘吉尔这一生除了在政治上有很大成就之外,更在一些其他领域,比如写书、画画等,都有很大的成就。当然了,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其实更是如此。但丘吉尔确实是太能折腾的一生了。虽然赚了那么多的钱,但也实在太能造了。这一点,觉得可能伟大人物身上都会有很极端的两面吧。第三十一期伟大又丑陋的英国人听晓松讲历史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因为他总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历史,发现历史中很多很有意思的细节。比如这期中他谈到的,宋美龄如何不和丘吉尔吃饭,英国如何的敌对中国,丘吉尔如何的看不起中国,开罗会议怎么变成了三巨头,丘吉尔光着屁股见罗斯福……都很有意思。当然了,总而言之,一点而论,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我们完全可以说历史上的英国如何对我们不好,特别是听到入缅远征军因为英国而导致的凄惨,更是愤怒。但是从理性的角度来说,人家其实也无可厚非。但我实在是不能容忍瞧不起别人的人,更不能容忍瞧不起别的国家的国家。第三十二期无聊的总统这期真的挺无聊的。可能有聊的都被剪掉了。对于51区的解释还是模棱两可。但大紧说他的政绩,这一点是刷新了对其的认识。而且我注意到他经常提一个词叫真诚。可能这对于一个政治家而言,是最高的境界了吧。第三十三期躺观天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彻底的不爱动弹了,觉得在一个小的稳定的环境里生活就足以得到巨大的满足,甚至一直以懒人自居却不知羞耻。听晓松讲他去过各种各样的地方,感觉都好有趣,但仅仅是躺着觉得很有趣罢了,并没有想去的欲望,或者说是自己的主动把欲望降低,不去想那些做不到的事情,可能这也是一种佛系。谈谈这期的观感。中国的古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此言不虚。因为,一方的水土确实能培养起一个地方人的性格。从这简单一点出发,确实地理决定论还是有道理的。晓松讲的一些东西,即他的旅行经历还是很好玩的,带着我们一起在床上躺着看世界。第三十四期旅行游记晓松去了阿拉斯加的几天,就讲了两期有意思的节目。确实,旅行能丰富人。远方,有魅力。但,我还是觉得既然到不了真实的远方,其实还是心可以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拓展精神的边界的。第三十五期成功的宣传为什么现在电影宣传都来找晓松了,是因为晓松的影响力太大了。同时,还是因为晓松太会聊天了。当然了,新的电影导演也找了许知远。相比之下,许知远更是从时代与历史的角度去探索深的东西,那期十三邀实在是好。但是,晓松这期,却是从当下的一些问题着手闲谈,并不深入。第三十六期演戏也是一门学问这期的能量密度很大。总结起来大约谈了这么三个重要的问题。第一,演戏是经过理性,最终达到感性的表达。理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必须要能够上升到感性的表达,才是最后的成果。这里,我想到了邓晓芒曾经做过的一个学术报告——《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中谈到了,西方的所有的非理性主义者都是理性主义者。也就是说,所谓的非理性背后是经过了理性的阶段的。所以,演戏,首先是要理性,琢磨,磨练,练习……最后在一瞬间表达出来。第二,祖师爷赏饭吃和老天爷赏饭吃所谓的祖师爷赏饭吃,是经过后天努力吃上了饭;所谓的老天爷赏饭吃,是从一出生就可以吃一行的饭。第一种人是普通人;第二种人叫天才。各行各业,都有天才,但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只要认准了一行,努力,努力,再努力,虽然也达不到天才得高度,但成为一个匠人是一定的。第三,演员与导演的关系首先,听老谋子说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啊!各行各业现在都缺人才,只要是人才,最后一定能出头,因为人才的位置无可替代。其次,再听老谋子说,导演在选角的时候是角色大于演员;选完之后演员就大于角色了。这就是智慧啊!很简单,但是很难做到。最后,看完这期,我真是深受启发,那就是要:做一番东西出来吧!只要努力、刻苦、琢磨、用功,很多事情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好好努力就是了!第三十七期从神山扯到文学这期上来还是先讲了阿拉斯加的旅行经历,然后打自己的脸,说改名是对的,改完名之后山的意境就完全不同了。完全是在打自己的脸。哈哈!证明确实对于一个问题不能草率而言。接下来就直接过渡到了美国文学。把杰克伦敦介绍一通,又把马克吐温夸了一通。把海明威德作品也捎带讲了讲,挺有意思的,有点像读书分享。第三十八期两部电影+一场战争这期晓松其实讲的,阿拉斯加就是一个背景了,主要就是围绕其中发生的两部电影和一场战争,讲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吧。第三十九期考证与戏说现在这节目已经越来越商业化了,非得是要宣传啊,已经好像忘了初心了,但毕竟是晓松,还是有一些有趣的。听听俩文人的所谓的考证,以及主要的戏说,其实是可以了解一点古长安的。但是我总觉得,历史永远是被掩盖的,现在人的眼光看那时,是无法能够真正还原的。第四十期好吃的和好玩的,以及咋住的这期总体上来说,有点闷。感觉有点是在凑。特别是念诗那一段。但是,看着玩儿还是挺好的。第四十一期终于完事儿了这期是三期唐朝的最后一期。总体上看,最后一期讲到的都是一些唐朝长安的一些生活上的事情。这三期节目如果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就是在描述那时人的生活。但是是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所以也就是只能当一种戏谈吧。第四十二期金庸能进文学史吗?我觉得不能。因为文学毕竟有金线的。达到了就是达到了,没达到就是没达到。第四十三期为什么我没读金庸?金庸先生逝世之后,我看了很多的时评文章,甚至又重新读了邓晓芒关于武侠的论文。首先,我必须承认,金庸的小说,只曾经想要读过《笑傲江湖》,但读了几页就放下了。电视剧当然看得很多了,电视上从小到大都在演嘛!其次,我也必须要承认,金先生的作品正如晓松所言,可能做到了“博大精”,但唯独深这一点上,确实是很致命的。最后,还是觉得大家不要把金先生与他书中的人物做对比吧,金先生可以称之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位很伟大的作家,但是在历史上不好说。但是,除了这个盖棺定论之外,再谈其他,都是扯偏了。第四十四期希腊化的历史晓松讲历史是最牛的了,比访谈强多了。晓松讲的历史生动有趣,还不乏深度,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带着人去回顾过去,梳理一条清晰的线索。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的珠子百家奠定了中国文化,希腊的哲学家们也影响了西方的文化,印度的佛陀,更是把人生给看得透透的。之前我对这段历史还算是比较理解的。但这次听完晓松讲过之后,也把我的视野打通了,这就是因为,中西文明确实太像了,最后都被一个“蛮夷”给灭了。也就是中西方其实在这个时候都是一致的。但是,因为中国还有南方,所以五胡乱华之后不过就是南北朝,而罗马却只能往东西迁。在这个时候还是像的。但直到十六七世纪的时候,中西文明发生了分野了。西方进入了现代,中国却还停滞不前,进入了近代的危机,而被卷入了全球市场之中了,这个过程还在继续……好了,说完中西大的文明变迁,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古希腊。古希腊可谓是人类文明的一个大高峰。不管是文学、数学、自然科学、哲学都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有很多地方,今天恐怕都赶不上。只能让我们回顾其壮丽!至于所谓的低能国家还是高能国家,其实就是部族统治还是政府统治罢了,这种分法其实有很多样态,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马克思总结的最精彩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罢了。第四十五期雅典的意义这一期其实谈到的内容都很琐碎,就是讲了一些他的一些见闻罢了。但是,通过晓松的这些见闻,其实也是打开了眼界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特别好的问题,虽然都没有深谈。这是中西哲学的差异问题,这个问题太大了,这么简单的概论,是不太好的。这是讲的民主的一些弊端,包括讲到了西方代议制民主的进步啊,等等!文字,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这个问题还真是一个好角度。就是为什么中国能书同文,大一统,西方却各说各话。当然了,希腊人爱戏剧,爱玩艺术,船王啊,又讲了他们的情史啊……内容驳杂,野史系列第四十五期希腊游记这期就讲了希腊的一些观感,旅行时候的一些趣事儿,轻松,有趣。想到的,晓松所做的,对谈、游记,谈历史,谈文学,真是一个文艺青年啊。还有的话,就是现在虽然去不了很多地方,但是跟着晓松也算间接的了解了一下。第四十六期三沙游记这期讲了一些他在年轻的时候和老狼一起来海南“讨生活”的趣事,每一代人都有青春嘛!剩下的就是讲了一些三沙的事儿,挺好玩的。下期会讲一些历史,期待,也是最后一期了,看完这最后一期,我也准备弃了。毕竟看了这么多年的他了,受他影响太深了,随着他已经见到了太多的世界,以后要自己去观世界,闯世界去了。这五六年,晓松身上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从一个还比较愤青的人,变成了如今这么成熟,本人也仿佛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提前跟《晓说》说一声告白吧,谢谢矮大紧,谢谢这个节目,我从这个节目中汲取了太多,也收获了太多,但是现在它已经满足不了我了,我必须要选择离你而去了,就像告别《奇葩说》一样吧,不仅是告别这样的节目,更是告别了喜欢看这样节目的自己。第四十七期天涯犹在,来日方长这期到现在也没有更新,那就算了。就到这吧。从高中时候开始看《晓说》,后来看《晓松奇谈》,今年又开始了《晓说》。六年的时光,眨眼间就过去了。矮大紧从一个愤青,变得像现在如此的成熟;我也从一个小屁孩,变成了今天这人模狗样。跟《奇葩说》已经彻底的告别了。接下来再说几句话跟《晓说》说道别吧。这么多年看《晓说》,总是让我觉得和周边一起成长的同学朋友多了一个朋友带我看世界。就像晓松自己说的那样,这是一个成长型的节目,我们一起建构起来一整套的价值观。每周末看一期晓松,听他唠唠嗑,真是获益匪浅,这么多年,收获了太多太多,感谢的话不想说了,只想说,我已经成熟了,已经彻底独立了,我知道自己这辈子能干些什么了,也明白自己的命运到底是什么了,所以,也就不需要再“浪费时间”听你说话了。每当要说道别的时刻,不管以何种方式,总归就是伤心,可能这就是人类的弱点吧,但可能也是人性中宝贵的因素吧。晓松说他是一个很淡的人,那我就淡淡的离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