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电影《特写》

特写3.0

类型:犯罪 剧情 电影 伊朗 1990 

主演:莫森·玛克玛尔巴夫 AbolfazlAhankhah MehrdadA 

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分集介绍

特写电影的牺牲品分集剧情

特写CloseUp以下内容有强烈剧透,未看过影片者慎入一宗离奇的诈骗案件1989年的秋天,伊朗杂志《Sorush》刊登了一则不同寻常的罪案:一个穷人因为冒充著名导演莫森·马克马尔巴夫MohsenMakhmalbaf向住在德黑兰北部的一个名叫阿汗卡Ahankhah的中产家庭行骗而被捕。这个穷人名叫侯赛因·萨巴奇安HosseinSabzian,虽然他收了阿汉卡一家给他的一些钱,但似乎他行骗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钱。萨巴奇安与阿汉卡一家分享了对电影的热爱,并撒谎说他准备让阿汉卡家的小儿子担任自己下一部电影的男主角,他甚至查看了每个房间以便取景,并与二儿子进行了彩排。就在他与阿汉卡一家聚会的时候,阿汉卡家的小女儿拿着报纸来向萨巴奇安表示祝贺,因为马克马尔巴夫的作品《有福人的婚事》(TheMarriageoftheBlessed)在意大利的里米尼电影节(费里尼的故乡)获了奖,但萨巴奇安对此毫不知情。这引起了阿汉卡一家的怀疑,通知了警方。《Sorush》的记者海珊·法拉曼德HassanFarazmand报道了萨巴奇安被捕情况。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Kiarostami此时正在筹备一部新片,在开拍前三天,他看到了这个报道并被深深吸引,决定放弃原来的制作转而把这个事件拍成一部电影。阿巴斯对犯罪者的动机最为好奇,他与阿汉卡一家取得了联系,并通知了马克马尔巴夫本人。与此同时,他得到了和蔼可亲的法官的帮助,获得了拍摄庭审的许可,在法庭上,阿巴斯设置了两台16毫米摄影机,一台拍摄萨巴奇安的特写,一台拍摄法庭的现场情况。萨巴奇安在法庭上交代了他是与阿汉卡夫人在公共汽车上认识的,他当时谎称自己是马克马尔巴夫,是出于对这位深刻理解穷人之苦的导演的敬意,他自己其实是马克马尔巴夫最大的影迷。由于阿汉卡夫人信以为真,并说起自己的孩子也热爱电影,因此双方才有了接下来的接触。萨巴奇安也没有料到他们会再见面,于是这个谎言只能继续下去,并越来越大。由于萨巴奇安失业和离异,因此他渴望自己能有饱饭吃,所以他不自觉地接受了阿汉卡一家的邀请,与他们常常一起吃饭,他也确实接受过一些钱,但并非离谱(记者法拉曼德从警察局叫出租车到阿汉卡家的车费是350元,而萨巴奇安索取的金钱总额是1950元)。萨巴奇安在法庭上找来了自己的母亲为自己的生活情况比如离异等作证,虽然阿巴斯仅是记录这一庭审的旁观者,但他大胆甚至违背了纪录片原则对萨巴奇安频频发问,逼迫他说出真实原因,并直言:你究竟是假扮演员还假扮导演(此前萨巴奇安接受了阿巴斯想要根据他的经历拍摄电影的想法,并要求阿巴斯拍出“他灵魂的煎熬、经历过的痛苦”)?萨巴奇安向法庭忏悔并发誓不会再犯,阿汉卡一家看他身世可怜,也原谅了他,撤销了起诉。萨巴奇安被释放后,阿巴斯说服了他、阿汉卡一家、记者法拉曼德,让他们对欺骗、抓捕段落进行了情景再现式的搬演,每个人演回自己当时的情景,最后,导演马克马尔巴夫也扮演了自己,在片尾接萨巴奇安出了监狱,用自己的摩托车载着他、买了一盆鲜花去阿汉卡家道歉,这就是阿巴斯1990年的电影《特写》。一部形式独特的电影《特写》是一部虚实结合的杰作,它既不是纪录片,也不是剧情片,而是挑衅地向这两者提出了挑战,令影片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状态,影片涉及到了身份、阶级差异等重要的主题,在当时的伊朗来说,十分大胆。影片于1990年上映之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此前,阿巴斯的电影一般都参加一些二三流的电影节,但《特写》问世之后(获蒙特利尔电影节影评人奖最佳电影、伊斯坦堡电影节费比西影评人奖),敲开了戛纳等一流电影节的大门,为他此后的《樱桃的滋味》(1997)赢得金棕榈大奖打下基础。阿巴斯现在已经成为伊朗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导演,而他的《特写》也被伊朗的《国际电影》杂志评为“史上最佳伊朗电影”。这个荣誉虽然过高了吗?它至少显示了《特写》对于伊朗电影有再定义的功效。1983年,伊朗政府开始支持电影工业,伊朗电影向全世界表露出温情脉脉的一面,电影往往以小孩为主角,展现人间真善美。这其中也包括阿巴斯自己执导的《何处是我朋友家》(1987)。而《特写》则混合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对社会的关注(这也是伊朗新电影的一个风格)和法国电影新浪潮的自我表现以及形式特质。在庭审段落里,萨巴奇安的自我辩护最后演变成了对虚构权的辩护,而这正仿佛是电影导演对自己作品的一种辩护,也为这部形式与结构奇异之作做了注解。影片成功之后,对于影片原创性的问题,也产生了不同说法,马克马尔巴夫称是他把《Sorush》带到阿巴斯的办公室,跟他说想把这个事情拍成电影,但阿巴斯看了报道之后说:你不能执导这部电影,因为你是其中的一个角色。于是,马克马尔巴夫让阿巴斯来执导。阿巴斯则称《Sorush》早就在办公室里了,看完报道之后决定拍摄电影。比较相同的说法是,他们一起驱车来到了阿汉卡的家,进行访问,然后开始这个项目,最终阿巴斯哄骗了所有人在影片里扮演自己。影片最后一场戏值得玩味,马克马尔巴夫用摩托车载着萨巴奇安去阿汉卡一家时,音轨出现了问题,对白都遗失了。阿巴斯在这场戏之前就通过画外音说出了马克马尔巴夫的录音机坏了,这看似解释了音轨遗失的问题,但其实这完全是伪造的,阿巴斯在后期亲自剪掉了部分音轨,造成了对白断断续续的情况,为的就是模糊记录与虚构的界限,第一次观看此片的观众,看到这段的时候,必定会上当。除此之外,阿巴斯也不希望两人的相逢段落看上去比较通俗剧化,而希望用减少对白的方式来减低观众的情绪。《特写》在一些电影大师中的口碑也很好,马丁·斯科西斯、昆汀·塔伦蒂诺、荷索、戈达尔等都曾对它赞誉有加,戈达尔甚至称: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这自然指的是阿巴斯打破了虚构与真实的界线,把传统叙事电影彻底解构的做法。意大利电影大师南尼·莫雷蒂还曾拍摄过一部短片《<特写>首映日》(1996),讲述一个意大利电影院老板在当地放映《特写》的情况,这部7分钟的短片曾在戛纳电影节上展映过。从DVD到蓝光2002年3月19日,美国FacetsVideo公司发行此片的一区版DVD,正片为1.33:1格式,花絮为伊朗电影教授JamsheedAkrami对阿巴斯的9分钟采访以及文字介绍。2007年6月25日,英国SodaPictures发行了二区版DVD,正片为1.33:1格式,花絮为南尼·莫雷蒂的短片《<特写>首映日》、GeoffAndrews对《特写》的分析(20分42)。2010年1月5日,法国EditionsMontparnasse公司发行二区双碟特别版,第一碟收录正片,第二碟为单独的花絮碟,收录:《<特写>长镜头》(45分):这是1996年MamhoudChokrollahi拍摄的感人肺腑的纪录片,讲述的是《特写》拍摄完成6年后,萨巴奇安的情况。镜头下的他日渐苍老,亲口说出了“电影毁了我的一生”、自己是“电影的牺牲品”,令人黯然。同时,在谈到冒名顶替的过去时,萨巴奇安依然是口若悬河,称自己在公共汽车上拿着马克马尔巴夫的电影剧本是为了向社会大众推广他的电影。他甚至引用了奥逊·威尔斯对学生的话:你们要拍电影,没钱?那就去偷吧。2006年,萨巴奇安因心脏病去世,年仅52岁。其他花絮还包括:《<特写>首映日》、52分钟的关于阿巴斯的电视纪录片。2010年6月,标准公司发行了《特写》的蓝光版(编号519)。画面经过了全新的数码转换,不仅颜色丰富、层次分明,而且画幅也要比DVD版大。花絮方面,首先是伊朗电影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MehrnazSaeed-Vafa和影评人、《阿巴斯》一书的作者乔纳森·罗森伯姆的评论音轨。其次是阿巴斯1974年拍摄的黑白片《旅客》(73分钟),影片讲述的是小男孩偷了父母的钱远行去看足球赛的故事。在《特写》的庭审段落里,萨巴奇安称自己喜欢阿巴斯的《旅客》,并称自己就象是影片中的那个小男孩一样,而《特写》的片尾段落的配乐也是来自《旅客》。标准公司特意把这个片子拿出来,让观众自行欣赏影片中的细节。虽然这不是阿巴斯的处女作,但阿巴斯自称这是他真正的处女作。其他花絮还包括:《<特写>长镜头》(45分):与法国二区版花絮一致。阿巴斯访谈(27分27):独家花絮。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花絮,阿巴斯在采访里说了精彩内容,比如开场出租车司机采花之后踢了那个空的气罐,气罐一路滚了下去,这其实是阿巴斯在拍摄间隙无聊打发时间而临时创作的,他觉得当时拍摄的街道和城市的秋天午后很美,于是拍摄了这个画面,其实没有任何的含义,但被影评人读解为这个气罐象征了萨巴奇安之类的,令他十分不悦。与阿巴斯散步(2003):伊朗电影教授JamsheedAkrami在阿巴斯参加2001年7月爱尔兰戈尔威电影节期间拍摄的纪录片。随碟赠送的小册子制作精美,上有GodfreyCheshire撰写的影评。全图版: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67c1d0100l9bg.html

猜你喜欢

  • 第5集

    雅拉命案铁证背后

  • 更新至7集

    无罪的罪人

  • HDTC

    庇护

  • 正片

    悉尼嘉年华

  • 第4集

    命运

  • 抢先版

    草木人间

  • 正片

    哥斯拉-1.0

  • 正片

    雾城

  • HD

    阳台上的派对

  • HD

    天生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