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名字不好翻,原因下面会写到。这是伯格曼的“上帝”三部曲的第一部。按理说,应该看完三部曲再来写观影记;而我现在刚刚看了第一部曲,怕写下来的热情消逝,还是先写一写。日后看完三部曲若有观感,再来写也不迟。影片只有四个人物:父亲david,女儿karin,儿子minus,还有女婿martin。父亲是一位小说家,渴望小说的成功,受到文艺批评界的肯定。女儿患有精神病,无法治愈,时常发作。儿子minus才17岁,袖口裤脚都短着,显然没有人细心的关照他,而他们的母亲因精神病已去世。女婿martin是一位医生。和许多伯格曼的影片一样,故事发生在二十四个小时之内,从昨天的黄昏到今天的黄昏,或者从今天的黄昏到明天的黄昏。父亲david刚从瑞士回来,完成了一部小说。正值瑞典短暂的夏天,四个人在一个小岛上避暑。从第一天的黄昏到第二天的黄昏,他们四个人一起下海游泳,在夜色中点着灯用晚餐,父亲观看了他们为自己排演的小话剧,女儿产生幻听,在凌晨三点多,跑去楼上一间空房间听“很多人讲话”,“他们”说“他要来了”,接着女儿karin在第二天清晨翻到了父亲的日记,发现父亲写着:“karin的病是无法治愈了,我要记录她崩溃的过程。“由此引发了karin的崩溃性的精神病发作,她说她看见了上帝,上帝是一只蜘蛛。第二天的黄昏,直升飞机将karin接走送去医院。之后,父亲与儿子minus进行了一次关于生活上帝的对话。海上,太阳西沉。影片的第一个层面,关于人与人的交流。影片伊始,是海边,黄昏的时刻,水面几乎等分整个荧幕,从远处走近四个小黑点,渐渐的越来越近,是四个人,还能隐约听到他们的谈笑声。四个小黑点,如同四个音符,水面,层层浪波如同乐谱线。这个开头即奠定了影片的基调(影片配乐只用了一支曲子--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四个人,四个人的对手戏。所以有评论说影片如同一首弦乐四重奏。伯格曼也曾经说过:从现在开始(指三部曲)他的电影将更像室内乐,这样能够在毫无干扰的情况下探索人的灵魂。有批评家用了一个类比:如果贝多芬从交响乐转到弦乐四重奏(Gervais1999)。“ThroughaGlassDarkly”的四重奏发生在他们之间。父亲david在妻子精神病死后,发现女儿也有类似迹象,他选择逃避,离开了瑞士。他不是一位好父亲。不过,他意识到了这一点,非常难过。女儿karin的精神病逐渐严重,产生幻觉幻听。在幻觉中,她见到了很多人,那些人让他做这做那;karin觉得丈夫martin无法理解自己,从内心深处已经远离martin。而martin却对此一无所知,坚持他的方法爱着karin。儿子minus正值青春发育时期,对于女性有朦胧的好奇,又因此会产生一些对女性的憎恶,不过这样的“憎恶”因为不了解“奇怪”的动物而产生的,并不要紧。最主要的,他渴望能和父亲真正的对话交流,他渴望父亲的爱。这一切人与人之间渴望交流和爱的紧张,是否得到了舒缓?是否得到了释放?虽然他们四个很努力,但是全都流于表象。父亲从瑞士买回来的礼物,要么尺寸太小不合karin的手,要么买了minus和martin早就有的东西。父亲跑回屋子为自己的失败偷偷饮泣。而外头的三个人正在小声抱怨父亲买礼物根本就没有用心。当david走出屋子来,刚刚抱怨过的三个人嘴巴里说着大量的溢美之词,感谢父亲的礼物买得多么的称心如意!当他们把排好的小话剧表演给david看之后,尽管其中某些剧情刺痛了david,他仍旧大力鼓掌叫好。四个人很大声的说话,很努力的大笑。所有的笑声都是空洞的,所有的称扬都是空白的,所有的交流都是表演。表演给各自看。鸿沟早已挖就,这些东西已经无法弥合他们之间的距离。不把一颗颗心掏出来,则无法沟通。而掏心的日子,往往就是崩溃的日子。夜色中,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并不和谐的四重奏。影片的第二个层面则关于“现实”(reality)。每个人所见到的现实不一,面对现实的态度和反应也不一。有人逃避,比如父亲david;逃避到极致,是自杀。不过david自杀没有成功。有人则看不见现实,比如martin。对于妻子内心深处的变化,他一无所知,执著的以自己的方式爱她,将她视为孩子。他认为自己是karin的唯一支点,哪知karin的内心早已听从了自己幻觉的呼唤,幻觉里面“他们”呼唤。对于现实的选择和反应,有可能是自己的选择----david选择逃避。而也有可能只是因为自己忽略现实的变化,当然这样的忽略也许是自己的故意的,潜意识的,像martin。也许这样的忽略只是因为个体的经历和智识皆未能让自己看到现实,像17岁的minus。直到姐姐karin在大雨的破船中引诱他之后,他才发现那一刻现实全部打开(burstopen),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姐弟俩在破船中所发生的事情,电影处理的比较隐晦。当精神病发作的karin将弟弟拉入自己的怀中的时候,画面即剪切到船外---阴暗的天空,海边搁浅的船的残骸,急急的雨点。看完电影之后,也看了一些评论和书籍,而很少有评论分析到这一段,即使提到,也不过用了一句话,一个词(seduce)就带过了。可是这一段现实,这种颠倒伦理的可能比父亲david逃避家庭责任,远离妻子儿女的现实不是更为可怖?这样的现实为一个17岁刚刚开始钟情的少年所发现,不是更让人有点不寒而栗?这才是“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的人性。影片名为“ThroughAGlassDarkly”,豆瓣上该条目的中文翻译为,“在黑暗中穿过镜子”。“Throughaglassdarkly”来自新约哥林多前书,是保罗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整句话是这样的:Fornowweseethroughaglass,darkly;butthenfacetoface:nowIknowinpart,butthenshallIknowevenasalsoIamknown.Throughaglassdarkly是在黑暗中透过玻璃看见。一般指现实在人们心中的不完美的投射:即,现实都投映在人的心中,而这样的投映可能是扭曲的,变形的,不完整的。很多电影喜欢使用镜子,水面的投影,在这部影片中也出现过,那是清晨martin面对镜子刷牙,与远处投影在镜子里的karin说话,话题关于他们之间的了解。很多艺术作品都曾用过“throughaglassdarkly”为标题。因此,影片的第二个层面乃现实在人物心中的投影,以及他们的反应。当minus发现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的现实的时候,他问父亲:怎么办?父亲说,你要抓住一些东西。Minus说,那是什么呢?父亲开出的药方是:爱。任何爱,各种各样的爱,伟大的爱,卑微的爱,所有爱。跟着儿子问:那上帝呢?父亲说,上帝就是爱,也许应该说,上帝存在于爱中。“终于说到“上帝”了。影片中很少提到上帝,只有影像语言的几处。当david从腕餐桌边回到屋里哭泣的时候,他走到窗边,双手伸开撑着左右的窗棂,逆光看去,俨然是基督受难上十字架的剪影。影片最后父子二人站在窗边交谈,窗格在父子二人头上各自形成一个十字架,远处是大海,和正在西沉的夕阳。上帝,此时在david的诠释中成为了“可以抓住的东西”;而这样东西,david说,那是爱。这样东西也可能是别的什么,一种思想,一种信念或者某种哲学。总之,我们需要“一样东西”来将现实“稳住”(hold),换言之,我们需要“一样东西”能够让自己在“现实”中稳住阵脚。当现实展开的时候,不论是什么,这样“东西”能够帮助我们解释它们,给出理由,而我们不至于崩溃。David说,是“爱”,上帝即“爱”,“爱”即上帝。“爱”有没有用,至少在这部电影里,似乎是没看到什么作用的。因为他们都---不会“爱”。唯一令人欣慰是,终于父亲与儿子真诚的交流了,爱,终于被双方所感受。对于,minus这个17岁的少年来说,这样的交流如此重要;至少,这样的真心交流来得不算太晚。幸甚!就这样,从今天的黄昏到明天的黄昏,发生了很多事。对于minus而言,甚至是心智的突然成长。可曾也想过到明天的黄昏,现实会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