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身为沙迷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待见萨尔曼,平时也不会刻意去看他的影片,即使看了,也总带着“批判”的眼光,总想着挑点刺。每当观赏完他的影片,一边虔诚地想:果然还是沙最有魅力。一边邪恶地嘟囔几句小萨的坏话,此时此刻便是俺人生最满足的时候,长久以来,萨尔曼所带给我的意义也仅限于此。最近看了《爆裂刑警》,本来想着照例来个个人小批斗,没想到看完后感觉却异常地好,好比品味苦涩咖啡后空留嘴际的回甘,久久不能萦怀,于是想写点什么以资纪念。想必资深印度电影迷们,看过的印度影片没有上百也有几十,部部看下来很是惊叹印度电影业的繁荣,每年上千部产量的印度电影居然还能拍出那么多经典,实属不易。以前那种以为印度电影只是唱唱歌跳跳舞的偏见随着幻影车神,机器人之恋等特技大片的横空出世被彻底粉碎,但是,这也给我们欣赏印度电影留下了隐患。其实论做特技,印度绝对比不了美国,论拳打脚踢,想必从小看李小龙,成龙KO的我们也绝对眼界甚高。比家长里短赶不上韩国,论变态鬼魅比不上日本。印度片的精髓我认为其实就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和那种浓郁鲜明的异域风情。啰嗦了那么多,我想说的是如果以“大片”的眼光看《爆裂刑警》,可能会得出此片严重倒退的印象,除了男女主角去迪拜度蜜月的那段画面,影片的整个背景都在贫穷落后的印度小镇拍摄,土气的服装,肮脏的街道还有黑不溜秋的男人,完全没有幻影车神的现代感,没有机器人之恋的震撼。如果真有童鞋有上述意见,那我建议。。。保留。在此,我来为小萨正个名吧。PS:沙,我还是最爱你。萨尔曼与沙等并列为宝莱坞四大汗,我觉得他之所以能在宝莱坞占据一方世界的原因就是“滥俗”。他会用最贴近印度大众的画面,最接近百姓生活的语言,最具有普通人生活气息的主题来引起观众对影片的共鸣。众所周知,电影在印度属于大众娱乐,贫民百姓都能走进影厅看场电影,因此那些过于欧美范儿,太华丽,太深奥的影片反倒不入他们的法眼,普通人就喜欢看点热热闹闹,蹦蹦跳跳,俊男美女,市集小巷,谈情说爱外加些打打杀杀,当然再来点爱国主义情操那更好了。萨尔曼拍的大多是此类影片。《爆裂刑警》中有一个情节:男猪脚在警察局为博美人一笑(NND,才花一千卢比,比起周幽王你差远了!)让下属讲笑话,他们讲的大都是些荤段子,要是按照广电总局的标准,那绝对得动剪刀滴!可是,足见影片是多么地贴近百姓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实我觉得国内喜欢印度电影的人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原因就是它不好找,喜欢印度电影的童鞋估计都属于百炼钢型的,找个稀有片不是经常翻墙就是要具有超强耐心,等个个把月看谁耗得过谁。。扯远了,痛苦的回忆。。虽然可能上大学不见得能找到啥好工作,还有可能好吃懒做,宅男宅女,不过审美的眼光我相信都是一流的,尤其对电影,啥是“滥俗”,啥是高雅那一眼就看的出。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待《请求》我们可以赞叹它的精致深邃,但对待《爆裂刑警》也不该吹毛求疵。《诗经》千年以前不也是滥俗的靡靡之音吗,千年之后不也登上了庄严高雅的大学讲堂。其实印度观众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选择,而偶们只需要欣赏即可。唧唧歪歪了一大堆,不知道有几个童鞋看到这的,好吧,不罗嗦了,接着下一主题。说说影片中的民俗。给我印象最深的就算女主角的父亲为了让女儿嫁给男主而跳河自尽。看到这一镜头时着实唏嘘了一把。我们常说印度的女人可怜,但其实印度的男人也不是那么好混的。有得必有失,如果说娶老婆拿嫁妆是印度男人的权利,那么嫁女儿送嫁妆却是印度男人的义务。可怜天下父母心,不论女儿是不是赔钱货,做父母的还是希望她过得好。还有男主角费尽心机想要和继父和解的情节也很感人,时刻带着墨镜外表又强悍的男主其实有颗细腻传统的心,这在影片中处处有体现,如他不惜破坏弟弟的婚礼也要比他早结婚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哥哥,按照习俗,家庭的长子是必须先结婚的,还有他第一次去和继父和解被继父拒绝,在墨镜后抹泪,当时就感化了俺这颗安心挑刺的心。甘地有句名言,说印度是开放的社会,但却是封闭的心灵。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先后被雅利安人,希腊人,伊斯兰世界,英国人征服,却还保持着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宗教,独特的灵魂。反思我们,虽然有颗开放的心灵,却是个封闭的社会,我们死守住国门想要封住我们的文化,传统甚至是文物,但却逐渐丢失了我们应有的秉持。我们没有特色的服装,特色的歌舞甚至是该有的道德,我们的国家虽然日渐富裕,但我们的灵魂却日渐贫瘠,我们可以卑微地活在这世上,但只为活着。而印度人,即便是活在贫民窟的人,却天天快乐地把自己奉献给印度的众神,载歌载舞屁颠屁颠地,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如此快乐地活着。话题日渐沉重了。。。好吧,来点。。再沉重点的。说说影片的主题。《爆裂刑警》顾名思义,宣扬一种暴力美学。即对待罪恶要以暴制暴,先发制人,不择手段。这个主题和我们中国人千年来所推崇的以德报怨,君子之德的思想相去甚远。当然其实大家是说一套做一套啦,人吗,谁不虚荣,轻重而已。记得法国有一组雕塑,雕刻的是法王面临叛乱,于是命令自己手下的百名瑞士籍卫兵阻挡,但又因怜悯叛乱者是同胞,不忍杀害,于是下令卫兵不得杀死对手,结果百名瑞士卫兵全部马革裹尸,无一生还。西方人认为那是一组最伤感崇高的雕塑。可见西方文化也是崇尚以德报怨,立地成仁的,不过具体到国际政治中哪还有这种迂腐,比的就是谁狠,谁黑谁阴险,利益至上。而印度开国之父甘地的思想那是有名的非暴力,不过实际的印度政治家却秉承的是爆裂刑警的哲学。相比他们,我们却言行一致地多。我们也有武侠片,片中能称得上大虾的人绝不是可以一脚把人踢飞就足够了,那得像张无忌妙手回春,救人无数;得像萧峰,甘愿往自己身上插戒刀。。在中印战争,中越战争中,我们是做到了问心无愧,大义凛然了,但虽胜犹败,其实我们看中的还是义,,这我不去评价它的好坏,不过论个人喜好,还是觉得像爆裂刑警一样纯爷们的好,一巴掌一巴掌想扇谁扇谁,顺便维护下社会公平正义,赚些不法之徒的不义之财,当然娶个美女去迪拜享受下七星级酒店更好啦。。。啧啧。。其实人生乐着苦着一样一辈子,孟子他老人家说的什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苦其心志劳其体肤那是像其下伐城一样是下下策,如果能像爆裂一样一边耍酷一边正义谁还苦行啊,当然苦行僧不算,总结:还是很欣赏影片的主题的,毫不做作,PS:虽然小萨都四十不惑的年纪了还装酷是有点恶心,不过比起晓明同学本就长着一张装酷的脸还是好很多。还是蛮欣赏的。对不起,意犹未尽,再来两句。话说印度自称世界的民主样板,不过其实就是一个笑话。在阶级社会谈民主本身就是空想,如果印度很民主,那也不会出现像爆裂刑警这样的电影了,可见,就是很多不民主的事发生,印度观众才会对影片产生共鸣,希望出现一个强有力的警察,不畏强权,不拘泥于教条,用孤胆英雄的气概拯救P民于水火,所以,让我们多点阿Q精神,这样我们会活的比印度人还快乐。总结:《爆裂刑警》带给我一个自信的印度,浓烈的印度风格,火爆的印度打斗,绝色的印度美女,还有千年终于被我夸了一回的小萨。印度,虽然有肮脏的河流,庞大的贫民窟,燥热的天气;但是那里有世界上最风情的陵墓,最万种的舞蹈,最爆裂的刑警。印度人,用最优美的死来装点最痛处的生,用最灵动的舞来释放最现实的苦,这就是印度,这就是爆裂刑警的印度。